(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物為化名)
[媒體快評]
別忘了給吃客“掌嘴”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有媒體搜索公開報道過的9起案例發(fā)現(xiàn),,不法分子倒賣穿山甲的手法,,已經(jīng)到了“喪心病狂”的程度。為了把穿山甲賣出更好的價錢,,有的送飯館前打興奮劑,,以顯生猛。有的為增重量,,給穿山甲體內(nèi)注射石灰水之類,。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沒有喪心病狂的吃客,,便沒有喪心病狂的捕獵,。如果這個關系可以成為共識的話,,那么保護包括穿山甲在內(nèi)的野生動物,別忘了給吃客“掌嘴”,。
但是從9起案例看,,被辦案的對象,幾乎清一色是倒賣銷售,、烹飪經(jīng)營的商家,。唯一在案例中出現(xiàn)的一名吃客,是廣東移動通信公司東莞分公司調(diào)度中心原總經(jīng)理林某,,且他不是因為吃了穿山甲而被查辦的,,只是在受賄中,包括了被行賄方請到一家“比較偏僻的吃穿山甲的飯店”吃飯喝酒收了錢,。
從科普的角度說,,運輸途中注射鎮(zhèn)靜劑、交易之前注射興奮劑,,吃下這些穿山甲,確實如同辦案人員所說的那樣,,“可能沒補到,,反而先被毒倒了”。但從法治的角度說,,“毒倒”不是一個最恰當?shù)木娉钥偷摹懊土稀?,準確的猛藥應該是用法治戒尺去掌他的嘴。
重金誘惑之下,,必有獵殺野生動物的“勇夫”,。而相對于穿行在深山老林抓穿山甲的“勇夫”,暗藏在偏僻之處賣穿山甲的飯店,,能花千元吃頓穿山甲的,,想必受教育程度、社會及經(jīng)濟地位,,遠遠高于前者,。他們才是法治面前最剽悍的“勇夫”。
正是因為他們的敢吃,、會吃,、能吃,才使得越來越多的野生保護動物,,在市場上更加珍貴,,在大自然中顯得更加珍稀。
但是中國的《野生動物保護法》,,處罰的對象偏重于捕殺者,、交易者,,明顯忽視了吃相難看的吃客。并且,,即便對于捕獵和交易的對象,,處罰大都在“捕獵物價值兩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
法律必須讓違法捕獵者手下留情,,但更要讓吃客們嘴上留情。法律不打或者只是輕拍吃客的嘴,,捕獵者的手就不可能收回,。當喪心病狂的吃客可以輕松穿越在法治的漏洞之中,穿山甲們離我們的大自然,,當然就會越來越遠,。
(原載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