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2月24日報道
采寫/新京報記者張坤玉攝影/新京報記者彭子洋
從《偽裝者》到《瑯琊榜》,,很多人認識了劇中的那個"壞女人"王鷗。幼兒園開始就被寄養(yǎng)在鄰居家,,王鷗說她最大的缺點就是"太堅硬"了,,她最長掛在嘴邊的就是"我是個男人",。"可能正是我的這種性格,讓導(dǎo)演覺得我可以演反派,。"
王鷗
但真正讓更多人記住這個名字,,卻是因為去年的一則緋聞事件。不會服軟的王鷗,,遇到事情,,習(xí)慣扛著,。"我一直在考慮是不是要和大家服個軟,哭一把說自己受了委屈,。但想一想還是算了,,在這個圈子,有些委屈就是要受,,有些鍋就是要背,。"
她說自己從來不會撒嬌,正在播出的電視劇《周末父母》中,,王鷗飾演的趙佳妮就是她最駕馭不來的性格,,因為要跟劇中的爸媽表現(xiàn)得很親昵,"讓我撒嬌我做不到,。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出道十多年,我?guī)缀鯊臎]遇到過被人欺負的狀況,,偶爾一兩次,,我也都處理得很好。這可能跟我的氣場有關(guān),,別人會覺得我不是那么好欺負的女生,。"
從小寄人籬下
選擇學(xué)舞蹈因為能掙錢能住校
王鷗三歲那年,父母就離婚了,,因為都沒有精力照顧孩子,,于是她被寄養(yǎng)在了鄰居阿姨、鄰居叔叔,、鄰居奶奶家里,。"我父母的生活狀態(tài)特別自由,一個月我們就能見到一兩回,。"因為愛玩,,父母也沒攢下什么積蓄,除了每個月要支付寄養(yǎng)家庭的費用,,零用錢這種東西對王鷗來講根本不敢奢望,。
其實對于當時的王鷗來說,和零花錢相比,,與爸媽相處的時光才更難能可貴,。如今回想起來,在她的童年記憶里最多的是離別和哭泣,,"那個時候每次見到我媽都是抱著大腿不讓她走,。記得有次她送我去幼兒園,上樓三次又下樓三次,,她最后拿著衣架邊打我邊問我還哭不哭了,,我說著不哭,但是一上樓又開始哭,。就是因為太久見不到,,所以舍不得。"
寄人籬下的生活,,讓王鷗從小就比別的小朋友更加獨立,,"堅硬"的性格也慢慢建立。"內(nèi)心有多缺乏安全感,,外表就表現(xiàn)得多堅硬,。"她特別在意爸媽對自己的看法,也特別珍惜他們對自己的關(guān)注,,什么事情能自己解決就絕不麻煩大人,,就這樣熬過了幼兒園和小學(xué)。
選擇初中時,,王鷗選了學(xué)舞蹈的藝術(shù)學(xué)校,,除了喜歡,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上學(xué)之余可以出去表演掙錢,,再有就是能住校,"反正也見不到父母,,在哪生活不一樣?在學(xué)校還有朋友,、老師,所以我覺得寄宿學(xué)校特別好,。能讓自己盡快成長起來,。"
15歲開始養(yǎng)家
不愿示弱,食物中毒都一個人扛
15歲的王鷗不但通過跳舞,,可以自己賺學(xué)費和生活費,,還省吃儉用把剩下的錢貼補給媽媽。"從我可以掙錢開始,,我媽就不再工作了,。"
王鷗很早熟,雖然小時候也曾怨恨過父母,,但是從上藝校開始,,當別的孩子還在和青春期的激素分泌做斗爭時,她已經(jīng)學(xué)著理解和反哺家庭了,。"理解其實既是原諒別人,,也是解放自我。他們生我的時候年紀也不大,,誰都不是生來就會做父母的,,你也無法要求他們?yōu)榱四惴艞壸约涸镜纳睢?quot;
對親情的缺失,,讓王鷗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到最好,"我希望父母覺得我是一個好孩子,,所以我從不敢做任何出格的事情,。上學(xué)時,男女同學(xué)會一起出去玩,,甚至早戀,,在我這都沒有,不敢,。我父母其實對我沒有這樣的要求,,但我的羞恥心特別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