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育臣實習生王洋文記者趙龍翱攝影
核心提示丨提及精神病院,,很多人都覺得神秘或恐懼,。但是,在這里卻有一群“白衣天使”,他們每天都要與一群可能伴隨狂躁、傷人等過激行為的病人打交道,,而與普通醫(yī)院病房的護士相比,這群人卻承受著更多的壓力與危險。
行走在病區(qū)里,,每一道門都需要上鎖。
一位病人沉沉睡去,,護士還在為另一位病人整理床鋪,。
一名護士給病人喂食,另一名監(jiān)測病人的身體狀況,。
檢查病人床鋪的每一層是護士們每天必做的工作
有的護士在這里,,一干就是十多年。
護士被病人抓傷是常事
護士的值班室緊挨著病人的病床
5月12日第106個國際護士節(jié)的前夕,,大河報記者走進鄭州市第八人民醫(yī)院,,與該院的精神病區(qū)護士一起,體味精神病院中的人情冷暖,,感受這群白衣天使的喜怒哀樂,。
[他們的付出]
重度精神病患者區(qū)域,24名護士照顧123名病人
5月10日上午8點,,記者來到鄭州市第八人民醫(yī)院七病區(qū),,這個區(qū)域全是重度精神病男性患者,屬于一級護理或約束護理病人,,需醫(yī)護人員全程陪護,。24名護士,照顧著這里的123名病人,。張俊峰是這個病區(qū)的護士長,,2001年大學畢業(yè)來到這里,至今已過去16年,。
張俊峰腰帶上系著一大串鑰匙,,他拿出鑰匙打開病區(qū)第一道鐵門,記者一行3人與他迅速進入,,隨即把門從里面反鎖,。過了第一道門是病人活動區(qū),80多平方米的區(qū)域,,墻壁上掛著一個電視,,正播放著1986版《西游記》,四五十名患者或坐椅子上,,或坐在桌子上,,安靜地盯著電視看。見有陌生人闖入,有幾個人忽然站了起來,。一名患者看到記者拿相機拍照,,冷不丁地突然鼓起掌來,口中連說“好,!好”,!
穿過活動區(qū),又是一道上了鎖的鐵門,,幾張面孔扒著鐵門玻璃往外看,。張俊峰打開鐵門,一群患者圍了上來,,有的人問他“你是誰,?干啥的”!張俊峰耐心地向?qū)Ψ浇忉尅?/p>
深入病房時,,四名患者一句話也不吭,,眼睛直盯記者,靜悄悄地跟在身后,。張俊峰告訴記者,,他們在這兒很難見到外人,只是好奇而已,。
七病區(qū)一共13個病房,,每個房間9張床。因患者太多,,走廊與大廳也都放滿了病床,。病房區(qū)門口是護士站,護士站與病房也設(shè)了一道鐵門,。除了鐵門,,每個病房窗戶均加裝了防盜窗。張俊峰說,,這主要是防止病人逃出去,。
在病區(qū)3道鐵門中,第一道門與第二道鐵門上均有明顯被砸變形的痕跡,。張俊峰說,這都是患者用腳踹的,。在這里,,患者經(jīng)常病情發(fā)作,出現(xiàn)傷人,、自殺,,甚至踹門、撞門逃走的舉動。而這些鐵門已換過多次,,如今可見變形痕跡,。
一天的采訪中,記者見得最多的是護士每次出門,,都要開門鎖門,。記者粗略統(tǒng)計,從早上8點至下午6點,,10個小時3道門一共開鎖門次數(shù)多達150多次,。
[他們的專業(yè)]
親自給病人刮胡子、剪指甲,,為病人縫補破損衣褲
該病區(qū)24名護士中,,男護士18名,女護士只有6名,??紤]到安全,夜晚一般安排3名護士,,且均為男護士,,每隔半個小時要到病房巡視、記錄,。
上午9點,,醫(yī)護人員交接班和早會之后,醫(yī)護人員整理患者被褥和床單,,并檢查是否藏有危險違規(guī)物品,。“一切可能對他自己或別人造成傷害的物品,,都不能留在身邊,,甚至是戒指和眼鏡,都不能隨身攜帶,?!睆埧》逭f,很多患者存在傷人,、自殺傾向,。他們3天一次大檢查,每天都會小檢查,,不放過一個有安全隱患的物品,。
在病區(qū)活動室旁,有一個儲藏室放著病人家屬或醫(yī)院給病人買的食物和日常用品,。為保障病人安全,,平時的刮胡子,、剪指甲等,凡需比較鋒利的物品,,均由醫(yī)護人員來操作,。因此,每三天刮一次胡子,,檢查修剪一次指甲,,也成為護士們的“家常便飯”。
“就連洗澡或是洗頭,,有的患者不會,,也得我們親自幫他們洗?!币虼?,在這里,不善家務(wù)的男護士,,也經(jīng)常充當患者的男保姆,,除了做飯,其他都要會,。
11點半,,照例到了午飯時間。在值班女護士鮑海玲的指引下,,6名病情較輕的患者,,來到配餐間窗口負責盛飯,她把盛好的飯菜放在活動室桌子上,,剩余患者在第二道鐵門處排隊等候,,待大家飯菜全部上桌后,鐵門打開才能進入吃飯,。
鮑海玲介紹,,精神病人一般生活懶散、自我衛(wèi)生差,,而護士不僅要護理病情,,還要照顧病人的飲食起居。除了刮胡子,、剪指甲等瑣事,,就連病人的衣褲破損、紐扣松動等,,也多由護士縫補,。“吃飯,、刷牙,、洗臉這些他們都會,但不會主動做,,所以你得一遍一遍提醒和督促,。”她說,。
病人很“頑皮”,,時刻謹防他們“耍小聰明”
當天中午,28歲男護士李明軍在一名患者吃完藥后,,一再檢查藥是否下了肚,。他說,有些病人聰明得很,,可不敢大意,。李明軍說,精神病多因大腦受刺激,,或是經(jīng)常失眠,、熬夜導致大腦損傷所致。在這個病區(qū)中,,不少病人很“頑皮”,。
36歲的楊明(化名)曾是省內(nèi)某高校的一名老師,2013年出現(xiàn)失眠,、幻聽,、恐懼等癥狀,甚至產(chǎn)生了自殺傾向,。今年4月,,他來到該病區(qū)接受治療。李明軍稱,,楊明表面上很老實,,但經(jīng)常“耍小聰明”,。
楊明病情穩(wěn)定時,,和正常人差不多,但一直有自殺傾向,。楊明第一次在醫(yī)院吃藥時,,為躲避李明軍的檢查,把藥藏在大牙后面,,之后還藏過上唇與門牙之間,。“還有一次,,喝完藥,,他利用袖子擦嘴的時間,,順著胳膊把藥吐出來”。幾次吐藥連續(xù)被發(fā)現(xiàn),,楊明甚至用上了“狠招”,。有一次,他剛吃過藥,,直接跑進廁所,,用手開始摳喉嚨,硬是把吞下去的藥又吐了出來,。直到有病友舉報,,李明軍才知道被“耍”了,。
[他們的無私]
不生氣不還手,,還哄著病人
10日下午3點半,是病人的自由活動時間,。39歲的鮑海玲在病房內(nèi)不停地跑來跑去,,她要及時解決患者提出的各種需求。鮑海玲作為一名女護士,,在這個男性患者病區(qū)已待了16年,。她說,每天一到值班時,,整個人就像打了雞血,,時時都要小心謹慎?!叭艋颊吡R了自己,,打了自己,也不能還口,,只能好言安慰”,。因為,她明白,,護理人員的一個舉動很可能觸發(fā)一場更激烈的沖突發(fā)生,。
在日常的工作中,鮑海玲也學會了一些技巧,。她說,,平時與患者接觸,一定要尊重對方,,與他們平等交流,,避免言語刺激。
對于護士而言,,與精神病患者接觸久了,,也能通過患者的眼神,、言語和舉動,判斷患者的病情狀況,。例如,,對于妄想癥患者,他們恐懼時會一動不動,,這時便不要強行去干擾或拉拽,慢慢與他們交流,、宣教,,平復(fù)心情之后,再引導對方去休息,。
“工作中受了傷,,只能忍著,找誰理論,?”當天,,張俊峰苦笑著說,平時,,臉部被挖傷,、被打了一拳,只要沒啥大礙,,一般不會與病人和家屬計較啥,。而這些病人事后病情穩(wěn)定,大多數(shù)心中也十分愧疚,,主動向護士道歉,。“雖然被打了,,但我們還得去哄著他,、安慰他,我們自己不能發(fā)脾氣,。否則,,只會帶來更大的麻煩?!彼f,。
因此,考慮到護士的安全,,醫(yī)院也做出要求,,日常巡視中,禁止單獨到病房巡視,,一旦發(fā)生意外,,也好有人上前幫忙,。
[他們的堅守]
付出了真心病患也會以真心相待
對自己的職業(yè),李明軍說,,一般別人問他的工作單位,,他會說得比較模糊?!爸徽f在精神科上班,,否則別人會用異樣的眼光看我”。但是,,在李明軍眼中,,精神病人比其他普通病人更需要護士來陪護。
李明軍稱,,在與一些精神分裂患者的接觸中,,他發(fā)現(xiàn)這些人心里承受著巨大的痛苦,常有不安全感,,不少患者已經(jīng)被親友放棄,,甚至鄰里更是避之不及;而發(fā)病時,,更需要醫(yī)護人員的安慰和陪護,。每次,他護理的病人離開時,,總會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在這個時候,他的心里最知足,,覺得他所受的委屈是值得的,。“我會說,,在這個醫(yī)院,,下次不想再見到你!”他開玩笑說,。
20歲的郭夢潔,,去年從新鄉(xiāng)醫(yī)學院護理專業(yè)畢業(yè)。今年4月,,她通過招聘進入該醫(yī)院,。對于這名剛走出大學校門的女孩來說,一工作就接觸精神病人,,她也非常不適應(yīng),。“剛開始,一個女孩子很害怕,,每次總得老師帶,;但接觸時間長了,覺得患者也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她坦言,,這個崗位讓她學會了護理行業(yè)所需要的耐心與和善,精神病患者并不可怕,,你付出了真心,,他們也會以真心相待。只要讓病人感受到自己的愛,,即使在病情發(fā)作狀態(tài),,對方也可能以真心回報,會聽你的話,,更加克制一些。對自己的職業(yè),,她表示,,在精神病醫(yī)院當護士,并不覺得難以啟齒,,煩而覺得更驕傲和有價值,。
[記者經(jīng)歷]
進入病區(qū)后,兩名病人突然動起了手
5月10日下午2點半,,大河報文字,、攝影記者與女實習生,跟著張俊峰回到七病區(qū)病房時,,一群患者迅速圍過來,,其中一名20多歲的患者從我們身后快速跟了上來,靠近女實習生,。這時,,另一名個頭約一米八的患者突然揮動拳頭,朝靠近女實習生的患者胸口一重拳,,口里大喊著“你干啥哩,,誰讓你去碰人家”。我們剛一扭頭,,只見被打的患者很不服氣,,準備上前動手,兩名男護士迅速沖了上去將二人拉開,,進行安撫,,這才平息了一場沖突。
而這一切,發(fā)生在記者背后半米范圍內(nèi),??紤]到女實習生的安全,張俊峰讓其在一名護士陪同下暫時離開病房,。張俊峰介紹,,這樣的情況,對護士而言早已習以為常,,幾乎每天都會發(fā)生,,因此,護士上班的壓力很大,。
在病房里,,除了幾道落鎖的鐵門,唯一控制病人的工具就是約束繩,。
張俊峰說,,這兩名患者都剛?cè)朐翰痪茫嫉氖蔷穹至寻Y,。被約束在這兒,,是因為查房時,發(fā)現(xiàn)他情緒出現(xiàn)異常,,總?cè)フ腥莿e的病人,,還亂闖亂砸。當時,,四名醫(yī)護人員合力,,才把他的手綁好,并進行了相應(yīng)的鎮(zhèn)靜,、安撫措施,。即使大家有所提防,但受傷也是在所難免,。
[記者手記]
病人“保姆”也同樣需要關(guān)愛與理解
采訪結(jié)束,,很多人問我,進入精神病院感覺如何,?會不會感到害怕,?說實話,剛進醫(yī)院,,看到重重上鎖的鐵門,,走進封閉的病區(qū),100多個精神病人的目光盯著自己,。走路時,,四五個患者一言不發(fā),緊緊跟在身后,脊梁骨不免有點發(fā)冷,。
但是,,面對這樣一個群體,這群護士在此崗位上一干就是10多年,,面對患者的各種發(fā)病行為,,他們罵不還口,打不還手,,反而還要更加耐心,、體貼地付出一片真心“哄”著病人。
該病區(qū)護士長張俊峰說,,當自己受委屈時,,想到病人日常所承受的痛苦與壓力,而護士所受的委屈也就不值一提了,。誠然,,精神病人需要社會的尊重和理解,病人的“保姆”也需要我們的關(guān)愛與理解,。5月12日,,我們一起為他們點贊,為這群白衣天使點贊,。
更多精彩請點擊:新聞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