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年前,一位農(nóng)民將從自家院里挖出的19件珍貴文物,,悉數(shù)捐給故宮博物院,。32年后,聞悉這位農(nóng)民不幸離世,,故宮博物院要為他舉行追思會。
這在故宮博物院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來自故宮博物院的悼念
6月17日,商水縣固墻鎮(zhèn)固墻村的一個農(nóng)家小院,,柿子樹青果滿枝,,院子的主人卻再也不能欣賞它的綠意了。
半個月前,,在石(石家莊)濟(濟南)客運專線工程工地,,一臺龍門吊在拆除過程中發(fā)生傾覆,在此打工的何剛不幸遇難,,年齡54歲,。
何剛生前照片
家人悲痛,鄰里嘆息,,消息也驚動了遠在京城的故宮博物院,。
6月16日,故宮博物院在網(wǎng)站上發(fā)布消息:“深切悼念文物捐贈者何剛同志,,近期將在京舉辦追思會,,追思緬懷這位默默無聞為中國文博事業(yè)作出重要貢獻的無私捐獻者?!?/p>
“這是一位樸實無華的農(nóng)民,,他為保護國家文物作出了榜樣!”故宮博物院文物管理處原處長梁金生,,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動情地說,。
1985年,故宮(微博)博物院給何剛出具的捐贈文物憑證,,上面記載有捐贈文物共19件,。
他的義舉填補了故宮藏品空白
1985年的一天,何剛在自家院子里施工時,,意外挖出一口大缸,,缸內(nèi)盛著一批年代久遠的銀器。
“都是些花瓶,、杯子模樣的東西,。何剛找到我,問我咋辦?”固墻村黨支部書記劉紅恩回憶道,。
“何剛說有人找過他,,愿意給一袋子的錢,就是那種裝化肥的編織袋,??伤肋@是文物,不能賣,,得交給國家,。但又不知道交給哪里?”
當時有鄉(xiāng)親曾在北京當過兵,,戰(zhàn)友在故宮博物院從事保衛(wèi)工作,。經(jīng)聯(lián)系,劉紅恩陪著何剛帶著東西乘上了北去的列車,。
“當時什么也沒考慮,,只有一個念頭:盡快將這些寶貝交給國家?!眲⒓t恩說,。
在故宮博物院,何剛見到了當時的文物管理處處長梁金生,。
32年過去了,,與文物打了一輩子交道的梁金生老人,依然難忘見到何剛時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