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朱健勇)位于北京市房山區(qū)城關(guān)街道顧冊村的馬刨泉,,原本是用來灌溉農(nóng)作物的蓄水池,如今是裸泳愛好者的天堂,,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天體浴場”,。7月10日下午,一名年輕男子在此游泳時不幸失蹤,,被救援隊打撈出水時,,該男子已經(jīng)溺亡。(本報曾報道)附近村民稱,,“這些年可不止這一起事故”,。
8月6日中午,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再次探訪發(fā)現(xiàn),,仍有不少人在這里全裸暢游,。一位年過七旬的野泳者告訴記者,他在這里游了20多年,?!跋奶烀刻煸谶@里來來回來游的不會少于500人次”。
據(jù)媒體報道,,20年來,,“天體浴場”溺亡悲劇不斷上演,當(dāng)?shù)卣块T也多次以拉條幅等多種方式提醒,,但是野泳者依舊絡(luò)繹不絕,。
“游泳館的價格貴、距離遠,,這里不要錢,;這里是活水,水質(zhì)干凈,,游泳館水里有藥,;野外游泳可以無拘無束(比如全裸)”多名野泳者告訴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他們常年選擇在此野游的原因。
來此野泳者每天不少于500人次
馬刨泉傳說是穆桂英的戰(zhàn)馬用蹄子刨出一眼泉水,,一年四季水流不斷,,人稱馬刨泉。
8月6日上午,,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驅(qū)車來到位于北京市房山區(qū)城關(guān)街道顧冊村附近的一片丘陵地帶,,在一低洼處的大石頭寫著“馬刨泉”。
在去往馬刨泉最后1公里的小路上,,紅底白字的橫幅隨處可見,,上面寫著“水深莫測、請勿游泳”“溺水警鐘時長鳴,,安全時刻記心中”“水底一生游,,不售返程”等多條警示標(biāo)語。
到達現(xiàn)場后,,記者看到,,這是一口圓形的蓄水池,直徑大約有50米,,由水泥砌筑池岸,,周圍人煙稀少。從岸上看去,,泉水清澈見底,,不斷有氣泡從底部冒出,在盛夏酷暑,,這里的泉水卻十分冰涼,。水潭中有三五人在游泳,有人繞圈,,有人仰面漂在水面上閉眼曬太陽,。游泳的人以及在岸邊聊天的男子全身赤裸,悠閑地沐浴著綠水陽光。
一位附近村民告訴記者,,20世紀50年代,,村里在泉眼邊修了這個水池,作為水利灌溉設(shè)施,,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廢棄,,90年代開始出現(xiàn)野泳者。由于泉水冬暖夏涼,,每到周末便有游泳愛好者,、潛水愛好者駕車來此一游,一年四季都有人來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