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磊(左一),、李霞夫婦在工地吃午飯時錄制視頻, 該視頻在平臺點擊量達88萬,,有近4000條評論,。
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三塊石村6組的90后村民劉金銀,,突然成了一位“名人”。
8月里,,一家視頻網站把發(fā)布會放到了他家的院壩里,,號稱“最土”新聞發(fā)布會。這家視頻網站宣布,,將通過專業(yè)培訓、現金打賞,,鼓勵創(chuàng)作者拍出優(yōu)質,、積極、向上的作品,,不依靠低俗,、獵奇吸引眼球的主播們,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如今,,農村題材的短視頻和直播在各短視頻平臺有著不小的原創(chuàng)產出量。很長一段時間內,,低俗,、魔幻、怪異,、荒誕等形容詞,,成了多數網友和短視頻研究者對于農村題材短視頻的一致印象,。但在各大短視頻平臺上,還有一些來自農村的,、并非低俗獵奇,,卻頗為“接地氣”的視頻,比如遼寧的采藥人每天直播自己在深山采藥的經過,;廣西的蘇小妹每天直播自己在菜市場幫父母搬重物賣菜,;四川姑娘楊巧除了直播自己做農活兒,也直播自己化妝和服裝搭配……
2017年年初,,劉金銀開始了自己在某視頻網站上的主播生涯,。他上傳的短視頻和直播展現了農村原生態(tài)的生活樣貌,喂豬,、插秧,、收稻、打魚,、捉泥鰍……這讓他在半年時間,,就獲得了近10萬粉絲,累計收益近8萬元,。
26歲的劉金銀是現在村里唯一留守的年輕人,,他的同齡人幾乎都在外務工。劉金銀初中輟學之后,,先后在合江縣城,、江蘇打過工,做些小本生意,。去年年底,,他回到家中,開始摸索起視頻直播,。
“金?!保莿⒔疸y在短視頻平臺上給自己取的名字,。他拍攝的第一個小視頻是抓黃鱔,,得到了30多元的收益,這份微小收益讓他感受到了“友好”,。
在城里打工時,,劉金銀發(fā)現,很多城里人不知道蔬菜是怎么種的,、水稻是怎么來的,,于是他開始直播起村里生活的日常。像每天上班打卡一樣,他堅持早上6點多起床,,簡單洗漱后,,就開始自己的直播。粉絲們常常通過攝像頭,,看到他趿著拖鞋,、穿著牛仔短褲剝蒜、擇菜,、殺龍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