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面試官”假借招聘行騙專盯年輕女孩)
正義網武漢9月27日電無業(yè)男子專門在求職網上尋找作案目標,先將應聘女青年約至賓館欲行不軌,對方不從,又約至發(fā)廊洗頭,乘機“借走”對方手機,連續(xù)作案四次,。日前從武漢市硚口區(qū)檢察院獲悉,法院一審以詐騙罪對該男子李某判刑1年3個月,。
2016年7月18日,女青年王某在一家著名求職網站投了份求職簡歷,。次日晚,即有人與其聯系,想招聘她為私人助理。7月20日中午,王某與面試人李某見面,李某請王某吃了頓飯后就帶其到賓館開房,意欲發(fā)生性關系,被王某拒絕,但二人仍達成工作意向,。
同月21日,李某帶領王某來到華中建材市場,自稱在該市場從事個體經營,帶王某過來,是為了到店鋪對賬,。李某聲稱需向債務人催債,但手機被對方設為黑名單,需借王某手機使用,。隨后,李某帶王某前往了所謂的債務人家中催債,騙取了王某信任,。同日下午,李某將王某騙至一發(fā)廊洗頭,再次提出借用手機催債,在騙取王某手機后即迅速消失。
李某歸案后,供述自己于2016年3月至7月,以招聘為借口,用相同方式騙得4名女孩的4部手機,。
李某到案后不久,另一被害人陳某向公安機關報案稱,2015年10月至2016年7月期間,李某騙取其4萬余元,。相比于手機被騙,陳某的被騙經歷慘痛的多,也是源于網絡招聘。2015年10月,李某自稱從事集成吊頂經營工作,需聘請一名督導員,。幾次交往下來,在李某的攻心術下,雙方成為了男女朋友,之后更是發(fā)展為同居關系,。二人在交往中,李某以公司經營及手頭較緊等理由,先后騙取了陳某現金、電動車、電腦及手機等物品,。
據李某交代,他是通過注冊求職網賬號,在賬號上充錢以獲取一定數量的求職者簡歷,之后再篩選求職者,最終確定詐騙對象,。李某實施詐騙對象的平均年齡在19歲左右,就是利用女孩們求職心切,缺乏社會閱歷,心智不成熟,愛貪小便宜的心理,往往能以簡單的手段取得被害人信任,進而實施詐騙。
檢察官呼吁廣大年輕人,加強自身防騙技能,遇事多與人溝通,三思而后行,切忌貪小便宜,謹慎行事,不給騙子可乘之機,。此外,也呼吁提供招聘信息的平臺,必須加強對注冊人員的身份審核,考察其是否符合招聘條件,不得輕易將求職者信息向不明人員公開,斷絕騙子的信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