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壘起文物長城
八萬余件虎皮石,、石構件、城磚回歸故園 一畝園拆遷區(qū)域圓明園老磚被“搶救”保護
罹劫157年終有歸期
1860年10月18日,,圓明園被英法聯(lián)軍劫掠并燒毀,。今年,圓明園即將迎來罹劫157周年,。
圓明園九州景區(qū),,圓明園管理處文物考古科副科長張建忠的辦公室里,有一座從拆遷民房地基里“刨”回來的黃色琉璃構件,,已被確定是圓明園的物件兒,。
琉璃構件殘破、斷裂,,滿身染滿歲月塵霜,,大約是一個角獸的一部分。當年,,它本來安安靜靜自得其樂待在大宮門附近一隅,,立在某處檐角上,驕傲地俯視皇家氣象,、西山風光,。
大宮門附近的這一個琉璃構件,經(jīng)歷了一段跌宕起伏,、又深埋地下多年后,,終得回歸故園,。
有那么一天,皇家園林罹難,。之后的百年歲月變遷里,,火、木,、石,、土“四劫”紛至沓來。
覆巢之下,,并無完卵,,曾經(jīng)流光溢彩的琉璃件就此墜入塵泥,塵埃撲面,,傷痕累累,。附近一畝園居住的一個平頭老百姓好奇地將它撿了回去,一邊往家走,,一邊也許嘴里還嘖嘖稱贊著“真好看,,這是皇帝的物件兒吧”。
但這東西畢竟沒實用,,也不能當飯吃,,撿回去的人便隨手擱置在了自家房屋的角落里,充個裝飾擺件,。
再往后,,這家人翻建房子。此時距離撿回來琉璃件已有十多年或者數(shù)十年了,,歲月流逝,,人換了一茬,曾經(jīng)光鮮的琉璃件滿面塵霜,,被隨意丟棄在院中,,和垃圾擱在一處。撿它回來的人的后人,,翻建房子深挖地基時,,直接將它和院中其他垃圾一起扔到了地基里,夯實后蓋新樓,。
從此,它再未見過天日,。
時光流轉到了2017年,。圓明園文物回收工作組的王春玉和白建國在一畝園拆遷現(xiàn)場的民房地基里,刨出了這塊琉璃件,。它被珍重抱在懷里,,一路捧回了圓明園,。
至此,大宮門附近的這一個琉璃構件,,經(jīng)歷了一段跌宕起伏,、又深埋地下多年后,終得回歸故園,。
像大宮門琉璃構件這樣,,屬于圓明園卻流散園外的虎皮石、石構件,、城磚等建筑構件,,近年來通過在周邊區(qū)域的“搶救性”回收,圓明園已經(jīng)收回8萬余件,,在園內(nèi)南北兩處壘起了兩道“文物長城”,。
圖為?青銅“虎鎣”? 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 新華網(wǎng)北京12月11日電(王瑩)國家文物局劃撥中國國家博物館青銅“虎鎣”入藏儀式今天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
新華社北京1月25日電 題:提升長城保護的整體水平——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解讀《長城保護總體規(guī)劃》 新華社記者施雨岑,、王鵬 它是偉大的軍事防御建筑工程,它是中華兒女奮起抵御外辱的見證
當?shù)貢r間15日傍晚,,法國巴黎圣母院發(fā)生重大火情,,14小時的連夜撲救,當?shù)貢r間16日上午9時,,大火終于被撲滅,,但建筑損毀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