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麗安:我一直以為在上海的臺灣同胞,都是改革開放以后到上海來做生意的,,不是這樣子的。早在二十世紀初,,20年代30年代40年代都有我們從島內的鄉(xiāng)親,,跨過那個海峽過來的,包括臺灣在上個世紀中期還有一位李偉光醫(yī)師,,他在臺灣領導了蔗農,,種甘蔗的農民,起來反抗日本,,日本當然要找他麻煩,,他就過來到我們大陸來了,到上海來開了一個診所,,并且還利用他開診所做醫(yī)生的收入,,還有這個場所來支持我們黨的地下工作,而這個歷史我不知道,,島內的很多青年人也不知道,。
記者:您知道了又有什么不一樣?
盧麗安:知道了當然會不一樣了,,你會發(fā)現(xiàn)兩岸的連接一直都在,,你看到的是很大的一個圖景,整個民族它要怎么復興起來,,我們每個個人都是民族里頭的,這條長河里面的一份子,。
在更大的圖景中,,盧麗安逐漸改變了以前對政治的看法。2003年,,她以無黨派人士的身份當選為上海市政協(xié)委員,,開始參政議政。
記者:舉個例子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