飏燈在夜色中升空,,場面壯觀。
(原標題:遍地積雪始放燈 祈求來年風調(diào)順)
連日來,,安徽績溪縣普降瑞雪,家朋鄉(xiāng)磡頭村村民開始忙于制作飏燈,。據(jù)了解,,磡頭村制作、放飛飏燈已有數(shù)百年的歷史,。
飏燈,,又稱孔明燈,這一習俗早年盛行于登源河一帶,,不過磡頭村的飏燈規(guī)??杀纫话愕目酌鳠舸蟮枚啵渲谱骷妓嚳繋熗较鄠鳎迕裨趥鹘y(tǒng)飏燈基礎上加入煙火攜帶功能,,增加了飏燈的觀賞性,,寓意在于祈求來年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目前,,飏燈已被列為安徽宣城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飏燈升上夜空
放飏燈有“遍地積雪始放燈”的不成文規(guī)約,,因為下雪天放飏燈可避免火災,。一大早,村民們就聚在村民唐德元的家中,,他家的新房剛剛落成,,今年的燈籠在他家制作,添點喜氣,。
搗制燃料
最大的飏燈有四五米高,,一兩米寬。唐德元先用棉紙用漿糊粘合成紙箱形狀,,以尖頂錐形體和平頂圓箱體居多,。下設一圓形口,圓口處用鐵絲,、竹篾扎“飏燈絡”,,絡上置放松明片、廢橡膠和豬油夾棉紗搗成的團子,。
糊大燈
大型飏燈需要用100多張棉紙制成,,能帶動數(shù)十盞小燈一同上天。
扎燈架
小燈為直徑10厘米,、高20厘米的圓柱形,,用棉紙和小蔑絲、細鐵絲扎制,,燈內(nèi)安插蠟燭,。放飛時將燃料點火,使?jié)鉄熝霟舳?,大燈依靠濃煙熏騰,,牽引小燈升空。
扎燈架
村民手提一串串小燈,等待大燈的拉升,。
村后田野是固定的放飛場所,,視野開闊,,適合放飛和觀看。
放飛
一個大燈后面串上24個小燈,,象征著24個節(jié)氣,,一字向天上飛去,帶著人們的祝福,,祈禱新的一年風調(diào)雨順,、平平安安。
飏燈緩緩升空。
飏燈可飄行數(shù)十里,,引得遠近村民仰頭賞看,,不少小朋友在冰天雪地中追趕,故有“磡頭放飏燈,,隔壁隔塢紅彤彤”的諺語,。(蔣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