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樣東西做成一個麻雀,,我就來研究這個麻雀的前生今世怎么運行,。
新京報:“南海大計劃”取得了哪些顯著成績?
汪品先:大計劃中包括3個大洋鉆探,、3個深潛航次,。我敢講,這是中國海洋基礎科學研究中到現在為止最大規(guī)模的,。
我們明年春天計劃開總結會,2019年“交賬”出來是很漂亮的,,它會改變我們對南海以往的看法,,大概會成為世界上邊緣海最好的研究計劃之一。
我們把今年這個航次比作是跑道上最后一圈,,所以我說我自己一定要下來,。
新京報:經過這么多年的探索研究,“南海深部計劃”最后會呈現給公眾什么結果,?
汪品先:我們希望拿出一個邊緣海的產生演化和運行的典范來,。世界75%的邊緣海都在西太平洋,但我們了解很不夠,。
我們現在把南海作為一個切入點,,最后我想向世界表明,南海深部的認識是中國人為主,。之前都是外國人在做工作,,但跟我們現在的規(guī)模不好比。
我們會有很多很漂亮的結果,,信心很足,。
新京報:“南海大計劃”后續(xù)還有哪些工作要做?
汪品先:除了科學方面的工作,,我們還準備做一些科普工作,。
南海的科研成果完全可以介紹給老百姓。我們花了那么多錢,,到底做出什么來了,?這個是可以說清楚的。
談科研一線
科學家只有在前線才會發(fā)現問題
新京報:現在很多年輕人也在做這個工作,,為什么你自己還要親自下潛,?
汪品先:我們現在在建設硬件方面十分下功夫,但在軟件上出現了問題,。很多人當了學科帶頭人以后就不干第一線了,,讓學生去干。比如現在很多到海去采樣的工作,,都是打發(fā)學生去采的,,科學家就坐在辦公室里,。
這跟國際上慣例是相反的。外國科學家也會有學生幫他做,,但第一步的采樣一定是自己帶頭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