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關于國家公祭日,,應該知道的事情
關于國家公祭日,,應該知道的事情
1,、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由來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在中國南京開始對我同胞實施長達四十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慘案,,三十多萬人慘遭殺戮。這是人類文明史上滅絕人性的法西斯暴行,。這一公然違反國際法的殘暴行徑,鐵證如山,,早有歷史結論和法律定論,。從1994年開始,江蘇和南京都會在每年的12月13號舉行哀悼儀式,,包括撞和平鐘,、敬獻花圈等等,但是這些都是停留在地方層面,。
2014年2月27日,,中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zhàn)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者,,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戰(zhàn)爭罪行,,牢記侵略戰(zhàn)爭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zhàn)爭,、捍衛(wèi)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決定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國家舉行公祭活動,。決議的通過,使得對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的紀念上升為國家層面,。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今年的10月27日,北京時間凌晨3點(加拿大當?shù)貢r間10月26日下午3點),加拿大安大略省議會對華裔議員黃素梅關于設立"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日"的66號動議進行閱讀和辯論,。最終,,該動議獲投票通過。這意味著,,加拿大成為西方第一個設立“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日”的國家,。今后,加拿大安大略省將每年12月13日定為“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日”,。
2,、國家公祭日是為了祭奠誰
國家公祭日以“南京大屠殺”定名,但是祭奠對象不僅僅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2014年2月27日,,中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明確公祭對象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及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zhàn)爭期間被殺戮的同胞。
國家公祭日設立專家組成員,,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曾表示:“南京大屠殺事件是侵華日軍滔天罪行中最典型的一例,,但南京不是全部。日本帝國主義染指我國,,最早可追溯到1874年侵略臺灣,,此后一直到1945年宣布投降,日寇在中華大地肆虐,,燒殺擄掠,,無所不用其極。其間被日軍屠殺的都應成為公祭對象,?!?014年國家公祭網(wǎng)(http://www.cngongji.cn/)上線,列出了七類遇難對象供海內(nèi)外網(wǎng)民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化學武器死難者,、細菌戰(zhàn)死難者、勞工死難者,、慰安婦死難者,、三光作戰(zhàn)死難者、無差別轟炸死難者,。
80年來,,曾經(jīng)的苦難和血淚不敢忘,,也不能忘。那沉重哭墻之上鐫刻的每一個名字,都是我們刻骨銘心的歷史,。為了永不忘卻的紀念,,2017年國家公祭日來臨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