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國首次在西藏高原成功鉆取百米湖芯
新華社拉薩7月21日電(記者田金文)21日15時,,中科院“絲路環(huán)境”先導專項和第二次青藏科考湖泊團隊利用搭建好的水上鉆探平臺,,在西藏納木錯中心湖區(qū)水深95米的地方成功鉆取長100.63米的湖芯,總取芯率達到98%,。這是我國首次在西藏高原高海拔深水大湖獲取超過100米長的湖芯,,實現(xiàn)了在深水湖泊采樣方面的突破。
7月21日,,工程技術人員利用套管穩(wěn)定系統(tǒng)鉆取湖芯,。新華社記者田金文攝
湖芯是指湖泊沉積物,是從氣體或水體中自然沉降到湖底并堆積起來的物質,,其中的一些物理,、化學和生物指標,可以反映當時的沉積環(huán)境和氣候條件,。地處青藏高原腹心地帶的納木錯湖面海拔4730米,,是第二次青藏科考包括長江、怒江,、色林錯,、納木錯在內的“兩江兩湖”區(qū)域重要的科考基地。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納木錯多圈層綜合觀測站站長王君波說:“第二次青藏科考啟動以來,,我們以納木錯、色林錯等深水大湖為基礎,,開展湖泊調查和相關研究,,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資料,為深入認識青藏高原湖泊現(xiàn)狀及其對氣候變化的響應提供了科學依據(jù),?!?/p>
據(jù)介紹,此次鉆取湖芯是我國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完全依靠自主設計的采樣平臺,、套管穩(wěn)定系統(tǒng)和鉆探系統(tǒng)取得的,,對我國湖泊鉆探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專家預計,,獲取的湖芯樣本可以分析過去15萬年以來青藏高原中部的氣候環(huán)境變化歷史,。
在過去15年觀測研究的基礎上,,我國科學家聯(lián)合德國、英國和美國等7個國家的12位科學家共同申請的納木錯大陸科學鉆探計劃(ICDP)項目于2020年6月獲批,,該項目計劃在納木錯鉆取5個點位共計2250米長的沉積物,,用于研究過去一百萬年以來的氣候環(huán)境狀況。此次成功鉆取100米以上的湖芯,,不但提高我國湖泊鉆探及研究水平,,也將對ICDP鉆探提供重要科學依據(jù)和技術保障。
7月21日,,科研人員在對湖芯樣本進行編號記錄,。新華社記者田金文攝
這是納木錯中心湖區(qū)的水上鉆探平臺(7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田金文攝
新華社拉薩6月21日電 題:奮力譜寫雪域高原新篇章——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之西藏篇新華社記者沈虹冰,、邊巴次仁,、王澤昊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
2022-06-22 10:44:29奮力譜寫雪域高原新篇章——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之西藏篇原標題:譜寫雪域高原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fā)展新篇章(沿著總書記的足跡·西藏篇)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西藏工作,,心系西藏各族人民,,親自為新時代西藏工作謀篇布局
2022-06-22 13:47:52沿著總書記的足跡·西藏篇:譜寫雪域高原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fā)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