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日本發(fā)現(xiàn)新冠病毒變異,專家:變異不代表更危險
日本《讀賣新聞》8月8日報道,日本國立感染癥研究所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在日本擴散的新冠病毒是變異后的,、具有新型基因序列的新冠病毒,目前日本新增確診病例大多屬于變異后新冠病毒感染者。
8月9日,日本國立感染癥研究所病原體基因組解析研究中心主任黑田誠回應,日本國內(nèi)流行的新冠病毒毒株是在此前歐洲相關基因序列的新冠病毒基礎上,,進一步發(fā)生了6個堿基變異。
“從新冠病毒出現(xiàn)的第一天起到現(xiàn)在,,病毒是一直在變異的,,但變異不等于更危險?!辟e夕法尼亞大學醫(yī)學院病理及實驗醫(yī)藥系研究副教授張洪濤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并非所有的突變都有生理學意義,只有極少部分突變可能會顯著影響病毒的傳播力和致病力,。從目前日本疫情情況來看,,變異后的新冠病毒已經(jīng)導致全國在過去一個多月里有新增2.7萬余人感染,但是重癥患者與死亡病例的比例出乎意料的低下,,這說明,,日本目前流行的新冠病毒,雖然是變異病毒,,傳染力也高,,但毒性不高,致命性低,。
此外,,張洪濤也提到了新冠病毒突變對疫苗研發(fā)可能帶來的影響,他表示,,病毒的絕大多數(shù)變異都不會導致其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變化,因此不會影響疫苗的有效性。
黑田誠表示,,今年3月起日本疫情擴大,,主要是由歐洲相關基因序列的新冠病毒導致。
目前,,在世界廣為流行的新毒株為D614G,。研究顯示,從全球來看,,自2019年末至今年7月,,新冠病毒基因組平均隨機發(fā)生了大約15個堿基變異。
早在5月份,,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LANL)便發(fā)表論文指出,這種新毒株于2月出現(xiàn)在歐洲,,并很快傳播到美國東海岸,,自3月中旬以來一直是全世界的主要毒株。
新加坡總統(tǒng)哈莉瑪4日說,她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有輕微流感癥狀,。
2022-07-05 02:26:58新冠病毒新華社華盛頓8月15日電(記者孫丁)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15日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將居家隔離5天,。這是他第二次確診感染新冠病毒。 奧斯汀在一份聲明中說,,他當天早晨接受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
2022-08-16 05:21:01美國國防部長再次感染新冠病毒4月5日,日本環(huán)境省稱,,該部門于上月底召開了員工送別會,,之后發(fā)生了集體感染事件,環(huán)境經(jīng)濟科共有9名職員感染新冠病毒,。
2022-04-06 02:27:40集體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