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科學家警告:氣候變暖或造成北極病毒“溢出風險”
【環(huán)球時報綜合報道】研究表明,,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極病毒存在“溢出風險”。法新社18日報道稱,,科考隊在加拿大黑曾湖地區(qū)進行采樣,,黑曾湖是全部水體位于北極圈以內的面積最大的湖泊??瓶缄犑占臉颖景ūㄈ谒纬珊恿鞯暮哟餐寥?,也包括黑曾湖本身的湖床土壤??茖W家指出,,病毒需要宿主進行復制傳播,宿主可能是人類,、動物,、植物或真菌。某些情況下病毒可能在不同宿主之間跳躍,,從而實現跨物種傳播,。
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北極地區(qū)約150萬平方公里海冰融化圖源視覺中國
通過分析黑曾湖地區(qū)的土壤樣本,,科學家能發(fā)現環(huán)境中存在哪些病毒以及潛在的病毒宿主,。分析發(fā)現,樣本中的病毒和宿主之間存在明顯差異,??茖W家指出,,冰川融水會把河道內的頂層土壤連帶其中的生物體帶進黑曾湖,氣候變暖會增加冰川融水,,導致湖內本來存在的病毒接觸到原本不會接觸到的潛在宿主,。也就是說,氣候變暖會增加病毒傳播幾率,,造成北極病毒“溢出風險”,。
不過,科學家也指出,,北極病毒“溢出風險”是一種理論上的可能性,,并不一定會造成一場全球大流行?!耙绯鲲L險”究竟有多大,?尚存不確定性,需要做進一步的調查研究,。上述研究成果已刊發(fā)在近期出版的《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生物科學》期刊上,。
事實上,科學界一直對氣候變暖造成極地冰雪融化,、進而釋放“沉睡病毒”的風險保持警惕,。去年俄羅斯《莫斯科時報》指出,俄羅斯變暖速度比世界其他地區(qū)快3倍,。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qū)凍土融化,,可能會釋放未知的病毒。
此外,,類似的風險也存在于其他高寒地區(qū),。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道,去年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人員在《微生物組》期刊上發(fā)表報告,,介紹對2015年中美聯合科考隊從青藏高原冰川中鉆取冰核樣本展開研究的發(fā)現,。研究人員在其中兩個冰川樣本中發(fā)現多種未知病毒,這些病毒已存在近1.5萬年,。(甄翔)
科學家分離出距今48500年病毒,,全球變暖潛伏病毒或復蘇《病毒》雜志發(fā)表了法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
2023-03-13 14:58:39科學家分離出距今48500年病毒原標題:首次發(fā)現,!科學家找到“專吃病毒”的生物近日,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大學林肯分校研究人員約翰·德隆稱,,他所在的研究團隊于近日首次發(fā)現了有生物會把“病毒”作為“食物”,。
2023-01-06 14:04:34科學家首次發(fā)現專吃病毒生物原標題:4.85萬年!迄今最古老病毒被復活,,仍具感染性今年2月18日,,《病毒》雜志發(fā)表了法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
2023-03-14 08:53:54科學家分離出距今4.85萬年的病毒“上海出品”都市情感生活劇《轉角之戀》正式定檔,將于3月9日晚19:30起登陸東方衛(wèi)視黃金劇場,,百視TV,、咪咕視頻22時同步播出。相信大家對西門大媽記憶深刻,當然這是不好的印象,。
2023-03-10 17:38:27明道蔣雯麗新華社聯合國4月22日電(記者王建剛)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當天在視頻致辭中呼吁國際社會加快氣候行動,,同時敦促各國政府在保護環(huán)境方面發(fā)揮重要的引領作用
2023-04-23 15:21:02聯合國秘書長呼吁加快氣候行動“北極鯰魚”事件最新進展:就是沒有進展!7月2日,,正是“北極鯰魚”事件100天的日子,。
2023-07-03 10:06:46“北極鯰魚”事件最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