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牛津年度詞匯入圍詞條正式公布,,每個詞條都被認為“以個性化的方式捕捉了過去一年的情緒與風氣”,。牛津大學出版社語言中心首次決定,最終結果由公眾投票產(chǎn)生,,“語言的真正仲裁者是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
今年的入圍詞條包括Goblin Mode(鬼怪模式,又名“擺爛模式”),,#IStandWith(#我支持)以及Metaverse(元宇宙),。據(jù)牛津大學出版社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這一年中,,入圍的三個詞條使用頻率均急劇上升,,并且直擊“今年最主要的幾個關注點”。
其中,,“擺爛模式”(GoblinMode)來源于英語中的俚語,,形容的是一種“毫無愧疚感的自我放縱、懶惰,、邋遢或貪婪”狀態(tài),,且“通常以一種違背社會規(guī)范、或拒絕社會期待的姿態(tài)”呈現(xiàn),。這個詞條早在2009年就曾出現(xiàn)在社交媒體推特上,,當時的使用者用它描述自己“像鬼怪一樣偷偷在房子里走來走去”,但并未普及,。據(jù)谷歌數(shù)據(jù)顯示,,該詞條于今年2月意外走紅,據(jù)說美國演員朱莉婭·??怂梗↗uliaFox)最先在社交媒體上引用了這個詞條,,但遭到當事人否認。后經(jīng)證實,,這其實是推特某網(wǎng)友的編造調侃,。盡管是一起“烏龍”,但“擺爛模式”卻在一眾討論中被推到臺前,。有網(wǎng)友稱:“這個詞精準地描述了我進入2022年后的癲狂狀態(tài),。”
“擺爛模式”在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期間的熱度趨勢變化,。(圖源:Google Trends)
該詞的走紅暗合了社會情緒的微妙轉變,。新冠疫情暴發(fā)初期,“互聯(lián)網(wǎng)美學”(Cottagecore)一度成為當年的高頻詞匯,,人們曾在這一詞條下分享封控居家時烘焙的點心與手作的刺繡,,感慨社會時鐘暫停后的“浪漫生活”想象。然而,隨著新冠疫情進入第三年,,這種情緒轉為一種“墮落后的自我放逐”——無休止地刷著社交媒體信息,;將一袋薯片機械地倒在嘴里;穿著睡衣出門,,只是下樓去便利店買罐可樂……
“在家久了,,人似乎不必再為那些來自社會的條條框框而困擾?!痹谝患铱苿?chuàng)企業(yè)工作的彼得·海耶斯(PeterHayes)戲稱,,自己的確是在“擺爛”(Goblin)。居家期間,,他時常穿著睡衣參加遠程會議,,很少再花心思打理外表,“也可能是覺得,,我們都快完了,,這些還有必要嗎?”而在網(wǎng)友戴夫·麥克納米(DaveMcNamee)看來,,這個詞條的本質是一種自由開閉的狀態(tài),。“擺爛模式不是一個永久的身份標識,,而是一種心態(tài)?!?/p>
“擺爛模式”諷喻漫畫,。(圖源:英國《衛(wèi)報》)
另一個入圍詞條“#我支持”(#IStandWith)則正面回應了過往一年的社會撕裂。它是今年廣泛出現(xiàn)于英語社交媒體中的標簽詞,,用以標識網(wǎng)民在相關事件中的態(tài)度與立場,,進而以此尋找各自的“同溫層”。從公共層面的俄烏沖突,,到私人領域的“德普訴前妻希爾德案”,,社交媒體中的意見撕裂在過去的一年間從未間斷。
與此同時,,代表著未來想象的“元宇宙”(Metaverse)不出意外進入了今年的候選名單,。1992年,該詞最早出現(xiàn)在美國小說家尼爾·斯蒂芬森(NealStephenson)的科幻小說《雪崩》(SnowCrash)中,,30年后的今天,,當初存在于科幻想象中的“虛擬現(xiàn)實”悄然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閑談話題。2021年末,,扎克伯格宣布Facebook(“臉書”)更名為Meta(“元宇宙”),,一度加速了這一詞條的流行,而今年曝出的科技行業(yè)最大規(guī)模裁員也再度將“元宇宙”推上風口浪尖。盡管爭議頗多,,但該詞條的確在過去的一年間成為輿論焦點,,其使用量僅在2022年10月就相比去年同期翻了兩番。
此外,,與上述詞匯一同參與評選,,但最終未能入圍候選名單的詞條還有“白金禧年”(PlattyJubes),紀念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位70周年,;以及“精神離職”(QuietQuitting),,形容一種“身在工作崗位,但不再認同工作是生活重心,,只做分內事”的工作心態(tài),。
《人生切割術》(2022)劇照。
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該評選歷史上首次將最終決定權交由公眾,。對此,牛津大學出版社語言中心主任卡斯帕·格拉斯沃(CasperGrathwohl)稱,,部分原因在于考慮到我們所生活的“后疫情時代”,。“在過去的一年里,,世界正在重新開放,,本著這樣的精神,我們向散落在世界各地的語言愛好者們開放了投票渠道,。我們都共同參與了英語演變的歷程,。”
在該評選的投票主頁上,,人們會看到:“過去的這一年,,盡管我們漸漸能夠肉身團聚,但我們的世界卻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撕裂,?!备窭刮盅a充說,在經(jīng)歷了又一個艱難的一年后,,語言愛好者們也許會樂意加入這樣一場集體評選,。
牛津年度熱詞從當年收入《牛津英語詞典》的詞匯中選出。在“詞語”的定義上,,組委會的標準相對寬松,,從詞綴到短語均可納入考慮范圍,。2021年的牛津熱詞是與疫苗相關的“Vax”,,該詞還衍生出了“Vaxication”(打完疫苗可以出國度假)等合成詞。
2013-2021年牛津年度熱詞(第一列)與柯林斯年度熱詞(第二列)一覽,。(資料來源:牛津大學出版社官網(wǎng))據(jù)悉,,今年評選的投票通道現(xiàn)已向全球公眾開放,投票截至12月2日,,最終評選結果將于12月5日公布,。
擺爛是什么意思:
一、“擺爛”是什么意思,?
“擺爛”是指當事情已經(jīng)無法向好的方向發(fā)展,,干脆不再采取措施,而是任其往壞的方向發(fā)展,。
說得簡單一點就是,,既然已經(jīng)爛了,就讓它爛下去吧,,
有點像“破罐破摔”,。
二、“擺爛”一詞從哪兒來的,?
“擺爛”一詞最早應該出現(xiàn)美國的NBA比賽,。
懂籃球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NBA里的“擺爛”是指一些球隊故意輸球,,讓自己的排名盡量靠后,,目的是在第二年夏天有更好的選秀(draft)的順位,從而得到一些有潛力的年輕新秀,,提升球隊實力,。
NBA的這種機制也是為了讓比賽不出現(xiàn)一邊倒的局勢,但這種做法傷害NBA比賽的觀賞性——因為你看之前就知道球隊的輸贏,,也肯定不會再去看了對吧?
這種行為對NBA品牌價值的傷害非常大,,所以也會被重罰,,美國體育界把這種行為稱為“tanking”。
詞典注明,,tank在美式英語中表示“故意輸?shù)舯荣惖男袨椤?,當然,前面提過,,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更高順位的選秀權,。
中文體育界把“tanking”翻譯為“擺爛”。
因為這個詞聽著就很魔性,,而且正好擊中當下很多人的心態(tài)和生活方式,,于是在網(wǎng)上流傳開來。
三、“擺爛”與“佛系”,、“躺平”有何異同,?
很多人可能會把“擺爛”和先前流行的兩個熱詞——“佛系”、“躺平”混為一談,,其實還是有差別的,。
這三個詞都有“不作為”的含義,帶有一定的消極性,。
但前面說過,,“擺爛”是“既然爛了,就讓它爛下去吧”,,這是一種“聽之任之,、放任自流”的態(tài)度。
英文中有個短語非常好地描述這種情況——
be left unchecked
(放任不管),,例如:
1) If procrastination is left unchecked, the harmful effects can be so great.
譯:如果拖延癥放任不管(擺爛),,其危害性是巨大的。
2) The disease is often fatal if (it is) left unchecked.
譯:如果放任不管(擺爛),,這種疾病是致命的,。
再看“佛系”,其實這個詞更強調“順其自然”,,就是把一切交托給冥冥之中的力量。
英文中也有一個短語可以描述這種情況:
Let nature take its course.
(即“讓自然選擇它的路徑”),。
其實這種思維跟老子的“無為而治”有點類似,,“無為”不是“不為”,而是不干預,,不折騰,順其自然,。
最后來看看“躺平”,,其實這個詞是因“內卷”而生的,是一種對抗“內卷”的思維方式,。
換句話說就是“俺不想再內卷了,,選擇躺平”,或者“只要躺得足夠平,,內卷就卷不到我”,。
要問我英語怎么說?其實只要翻譯出“內卷”,,然后前面加個表示“避免”的英文,,“躺平”的精髓就翻出來了,。
“內卷”在英文中有好多短語,比如
rat race
(無意義的激烈競爭,、內耗),、
keep up with the Joneses
(不落后于同階層的人,攀比)
這些短語前面加個
avoid,、reject,、escape from
就可以表達出“躺平”的概念。
最后總結一下,,
“擺爛”強調對糟糕情況的放任不管,;“佛系”強調順其自然、無為而治,;“躺平”強調拒絕內卷,、逃離無意義的競爭
。
原標題:80后女書記貪圖享樂墜入深淵,,昔日同學“大手筆”,,讓她心理嚴重失衡按理說,入黨時宣誓對黨忠誠的他們,,不該背離初心,、忘卻使命;按理說,,獲得提拔晉升被委以重任的他們
2023-03-20 10:33:3880后女書記貪圖享樂墜入深淵微笑是陽光,撥開你眼前的陰霾,;微笑也是牽掛,,掛滿夜空閃閃發(fā)光。那些自信的,、奮斗的,、青春的、治愈的,、溫暖的微笑,,正是我們平凡生活的解藥。2022即將過去,,2023,,一起微笑期待!
2022-12-26 08:43:3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