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早期從清零轉向共存的國家,,新加坡曾經多次面臨疫情高峰,但現在仍是全球新冠死亡率最低的國家之一,。
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最近一期的國別報告,,新加坡累計新冠病例218萬余人,,1707人死于新冠,病死率只有0.0783%,。截至2022年6月的統(tǒng)計顯示,,新加坡在新冠大流行期間超額死亡率只增加了萬分之2.49。
根據霍普金斯大學新冠數據庫的數據,,過去三年中,,世界新冠平均病死率為1.13%,,高收入國家平均病死率為0.86%,,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病死率為0.45%,日本為0.20%,,新加坡的病死率幾乎是最低的,。而且縱觀整個大流行三年,新加坡基本上一直保持著較低的病死率,。
2022年8月29日起,,除非搭乘公共交通或者進入醫(yī)療設施,,新加坡政府不再要求民眾戴口罩。10月10日起,,所有疫苗接種差異化管理措施被解除,,500人以上的活動、夜店ktv,、餐飲場所都不需要檢查疫苗接種情況,。
放開口罩和疫苗限制后,新加坡現在的日常生活幾乎和疫情前無異,,新加坡政府還計劃在春節(jié)后解除所有新冠限制措施,,徹底實現同新冠共存。
近期新加坡的疫情數據依舊平穩(wěn),。新加坡衛(wèi)生部的數據顯示,,9月22日至11月22日,新加坡新冠感染者的死亡率為:獲得最低限度保護的人群(三針mRNA/亞蛋白疫苗或四針科興疫苗)的總體死亡率為0.024%,;在此基礎上,,過去一年接種加強針的人群的總體死亡率為0.025%(加強針優(yōu)先照顧老年人和重病風險較高的弱勢群體);未接種任何疫苗人群的總體死亡率為0.067%,。
從清零轉向共存,,新加坡平穩(wěn)過渡的經驗值得借鑒。
每一步都和民眾坦誠溝通
“關鍵在溝通,,新加坡政府每走一步都會和民眾透明地溝通,。”談及新加坡抗疫取得的成就時,,新加坡眼董事長許振義這樣回答,。
透明、坦誠是新加坡在疫情期間始終堅持的溝通原則,。疫情之初,,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要求,把內閣每天收到的詳細疫情報告,,包括電子表格和數據頁都在衛(wèi)生部網站上公布,。
時任衛(wèi)生部長甘金龍表示,新加坡政府堅持“盡可能透明,。我們知道的就是你們將知道的,,我們告訴你的就是我們知道的?;卮饐栴}時,,我們坦誠相待。如果我們不知道就說不知道,,我們會去找出答案,。”
在信息透明的環(huán)境下,,民眾了解新冠信息幾乎沒有門檻,。打開新加坡衛(wèi)生部網站,民眾可以直接看到過去28天全國感染人數,、死亡率,、需要吸氧及ICU患者比率。
點開“更多統(tǒng)計數據”,,民眾能看到本地和外來毒株基因測序的結果,,了解國內各類毒株所占的比例,XBB,、BQ.1、BF.7這些毒株占比多少,,根本不需要猜。民眾還能看到過去一個月ICU病房使用率,,包括新冠病人、非新冠病人和空置的比率,,直觀感受到疫情的嚴重程度。
想去醫(yī)院,,各大醫(yī)院的床位占用率、入院所需的等候時間都能隨手查到,。如果擔心疫苗有副作用,,可以去新加坡衛(wèi)生科學局(HSA)看月度疫苗的安全報告。
疫苗安全報告極為全面,,從皮疹、眼瞼腫脹,、麻木,、脈管炎、頭暈及胸痛這類普通不良反應,,到過敏和心肌炎等嚴重不良反應都有記錄,。并且區(qū)分了mRNA疫苗、亞蛋白疫苗,、滅活疫苗,,以及疫苗前兩針和加強針的不良反應率。
新加坡政府的信息服務同樣非常周到,。這幾年在新加坡國立大學讀書的梁同學,,對這點印象深刻。即使不關心新聞,,每天Gov.sg消息平臺仍會給他按時推送疫情消息,,學校會發(fā)郵件分享疫情政策。組屋電梯里幾乎沒有商業(yè)廣告,,都在輪播疫情的公益廣告,。“感覺信息是主動來找你的,?!?/p>
連信息公布的時間都是溝通后的結果。疫情之初政府在深夜公布病例數,,這讓民眾極為焦慮,,白天開始傳播各種小道消息。了解到這點后,,政府把公布時間提前,。
疫情嚴重時,衛(wèi)生部每天都會公開詳盡的疫情信息更新,。在疫情最緊張的時間段,,衛(wèi)生部幾乎每周都會召開新聞發(fā)布會,由衛(wèi)生部長和其他官員向民眾分享疫情進展,。
許振義提到,,在XBB疫情之初,新加坡衛(wèi)生部曾估計高峰感染會達到25000人,。這個預測數據披露出來這幾個,,引起部分民眾對政府無法繼續(xù)壓制疫情的不滿,以及政府會重新收緊防疫措施的擔憂,。但政府沒有選擇隱瞞這些預測結果,。
“這種透明度加強了公眾對醫(yī)療系統(tǒng)的信任,即使事情沒有按預期進行,,它也是公開和誠實的,。”許振義說,。
信任是抗疫成敗的關鍵,。《柳葉刀》2022年初的一項研究發(fā)現,,一國的新冠感染率和死亡率不能用經濟水平,、政治制度,、國家能力、社會不平等甚至醫(yī)療保健水平來解釋,,最有解釋力的因素是社會對政府的信任,。
幫助新加坡政府贏得信任的,還有他們溝通上的技巧和誠懇的態(tài)度,。
新加坡曾是堅定執(zhí)行清零政策的國家,,被多家媒體譽為抗疫典范。要想轉向共存,,轉變民眾心理是重要的一環(huán),。
第一步是提出路線圖。2021年6月24日,,聯(lián)合領導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三位領導聯(lián)名發(fā)表了《與冠病共處,,如常生活》,提出新冠可能成為地方性流行病,,要轉向和新冠共存,。
轉向的關鍵是疫苗接種。新加坡政府計劃到7月初,,三分之二的居民要接種至少一針疫苗,。2021年8月9日之前,三分之二的居民要接種兩針,。
共存后的新常態(tài)有如下特點:輕癥患者不住院,、不大規(guī)模追蹤密接者、監(jiān)測重點從病例數轉向重病人數,,插管人數和ICU人數,、恢復大型活動、開放邊界,。
疫情會以什么樣的方式結束,,新常態(tài)下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樣的,向新常態(tài)轉變的關鍵因素和時間點是什么,?看完這篇文章,,民眾已經對這幾個問題有了大致的預期,不會被突然的開放打得措手不及,。
之后,,衛(wèi)生部長宣布從2021年8月10日開始正式分四階段邁向“與新冠病毒共存”的新常態(tài)。在這份路線圖里,,每一階段持續(xù)多久,,會放開什么樣的限制都有清晰的規(guī)劃。
新加坡政府改變民眾態(tài)的第二步是,引導公眾的注意力,,改變關注的重點,。
在宣布共存前,新加坡就開始了宣傳上的準備,。根據《金融時報》專欄的說法,,宣布共存前新加坡,,已經將關注重點逐漸從感染數轉為關注重癥感染者,。
《聯(lián)合早報》每日疫情圖表在2021年6月10日后增加了“ICU&輸氧病例人數圖”。衛(wèi)生部公開的新冠監(jiān)測圖表顯示大部分病人都是輕癥或無癥狀,,自然引導民眾去關注重癥情況,。財政部長黃循財公開表示“新加坡要調整,只關注重癥病人,?!?/p>
在提出共存路線圖不久,新加坡爆發(fā)了大規(guī)模的聚集性疫情,。但新加坡沒有采取清零時期常用的半封城措施,,只是部分收緊防疫措施,這讓不少習慣封鎖的民眾感到焦慮,。衛(wèi)生部長王乙康則在隨后部長聲明中表示,,由于德爾塔病例的傳染性,清零是不可能也不可持續(xù)的,。
王乙康將解釋的重點放在重癥率上,,以緩解民眾對感染數激增的恐懼?!斑^去幾周每日感染人數急劇上升,,但需要吸氧或入住加護病房(ICU)的重癥患者人數仍然相對較少...我們已經成功削弱了感染與重癥之間的聯(lián)系?!?/p>
第三點是誠懇的態(tài)度,。翻看這兩年的新加坡抗疫新聞,尤其是高級官員的講話,,諒解,、坦白、感謝,、辛苦都是高頻詞,。
放開后,新加坡不出意外地贏來了第一波爆發(fā),。這波爆發(fā)來勢兇猛,,新加坡被迫停止放開,再次收緊防疫措施。
在疫情高峰時,,李顯龍出面安定民眾情緒,。他承認之前預計不足,并且坦陳目前的壓力,?!坝捎诘聽査兎N病毒的傳染性非常強,病例的增幅比我們所預期的高出了許多...未來幾個月會是艱難的,。我預計在接下來幾周,,本地的每日病例仍會持續(xù)增加。我們的醫(yī)療體系將繼續(xù)承受壓力,?!?/p>
這不是李顯龍?zhí)寡缘奈ㄒ诲e誤。許振義回憶,,李顯龍承認抗疫過程中犯了三個錯誤,,第一是沒有盡早強制大家戴口罩,第二是過去對入境旅客的隔離太寬松,,導致病例外流,,第三是2020年新加坡客工宿舍疫情管控沒有做足。
許振義表示,,承認眼前的困境和決策的失誤,,也是贏回認同的方式?!八姓J犯錯,,獲得民眾諒解的可能就高一點。另外,,知錯能改,,以后犯錯機會的可能就會少一些,你會對他稍微多點信心”,。
我們將會有控制地開放,,我們不想來個大爆炸
新加坡政府在溝通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這只是民眾心理層面的建設,,如果沒有充實的物資準備,,在現實的壓力面前這些心理準備只會瓦解。
李顯龍在2022年4月的一次演講中表示,,應對新冠危機,,新加坡學到的重要一課是提前計劃。他說,,“無論眼前的問題有多緊迫,,都要提前預測和計劃。在整個新冠過程中,我們總是要提前考慮幾步,,并為不同的突發(fā)事件做準備,。”
“在我們每天有幾十個病例,,每天做幾百個PCR測試的時候,,我們開始考慮當我們有幾百個病例,每天需要做幾千個PCR測試的時候會發(fā)生什么,?!崩铒@龍說,"這些應急計劃和行動必須提前做好,。如果我們等到病例真正激增時才采取行動,,那就太晚了,。"
2020年疫情之初,,新加坡民眾也曾經在超市搶購方便面、衛(wèi)生紙,、消毒液,,在線上搶購口罩。但從清零轉向共存這段時間里,,藥品,、抗原、血氧儀之類搶手的防疫物資,,卻沒有搶購斷貨一類的情況出現,。
許振義也表示,疫情之初口罩和消毒液曾經缺貨,。但在他的印象里退燒藥,、特效藥、疫苗從來沒有缺貨,,只是特效藥需要醫(yī)生處方,,會分配給危重病人。
這要歸功于政府的準備工作,。在正式放開前一個多月,,新加坡政府控股的淡馬錫基金開始為所有家庭發(fā)放免費血氧儀。各家的郵箱都收到了帶兌換券的傳單,,居民可以在一個月內去各網點兌換血氧儀,,出了問題可以更換。血氧儀的說明書不僅說明了用法和指標,,還專門提到了“沉默性肺炎”的風險,。
新加坡政府還在2021年8月到9月向每個家庭分發(fā)了6套抗原,并在10月到12月期間又分發(fā)了10套抗原。需要居家隔離自測抗原的密接人員還可以憑身份證件,,從新加坡上百個24小時營業(yè)的售貨機上領取3套抗原,。
轉向開放前后,疫苗是新加坡抗疫的重點,。新加坡的疫苗防線構筑很及時,,2021年9月2日,已經有80%的民眾實現完全接種,,83%的人至少打過一針,。脆弱人群的保護尤其到位,7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覆蓋率達到84%,,60-69歲老年人口覆蓋率達到90%,。
9月中旬,新加坡開始推動加強針接種,,首先是推薦60歲以上老年人接種,。為了推進加強針的接種,李顯龍公開接種加強針,,并說“冠病疫苗專家團已建議像我這樣的60歲及以上人士,、樂齡護理設施住戶及有免疫缺陷者接種多一劑疫苗?!?/p>
截至10月7日,,已經有大約72%的60歲及以上老年人已經預約或接種了加強針。在10月4日和9日,,加強針的接種范圍逐步擴大到50-59,、30-49歲的成年人。
絕大多數人都接種了mRNA疫苗,,科興疫苗占比不到2%,。雖然新加坡承認科興疫苗,但新冠疫苗接種委員會還是建議優(yōu)先接種mRNA和亞蛋白疫苗,,因為它們保護力更強,。
新加坡能快速推動疫苗接種,也是建立在前期的準備上,。
在世界各國圍繞疫苗的爭奪戰(zhàn)中,,新加坡?lián)屧诹俗钋邦^。早在2020年6月,,新加坡就搶先下訂單,,甚至出溢價購買了莫德納疫苗,當時各類疫苗還沒有完成臨床實驗,。2020年8月,,新加坡又和科興及輝瑞達成協(xié)議,,12月輝瑞疫苗就到達新加坡。后續(xù)新加坡政府還在和其他公司協(xié)商,,購買其他疫苗作為備份和應急之用,。
許振義表示,新加坡政府曾經承認,,搶先下單疫苗是新加坡政府下的賭注,,冒著部分疫苗研發(fā)不成功或者交付失敗的風險,但好處是可以第一時間拿到疫苗,,為新加坡民眾接種,。
李顯龍曾在演講中表示,為了實現確保疫苗供應的承諾,,新加坡在不同的候選疫苗上花了一大筆錢,,而且不是都有回報,但“為了保護新加坡人和加快我們向新常態(tài)的轉變,,這只是一個很小的代價,。”
2021年8月31日,,新加坡正大力推動全國范圍內的疫苗接種工作,。在這個關鍵的時間點上,新加坡外交部還捐助了50萬劑輝瑞疫苗給澳大利亞,,可見新加坡的疫苗儲備充裕到了何等程度。
對新冠口服藥物,,新加坡也是亞洲最早下手的一批國家,。
2022年1月初,新加坡開始和輝瑞藥廠談Paxlovid訂單,,同時對藥品進行審核,。2月初,Paxlovid已經到貨新加坡,,用于治療住院的新冠患者,,3月初更把Paxlovid下發(fā)到社區(qū)。有重癥風險的患者(例如有心臟病,、癌癥和接受免疫治療的患者)可以在癥狀出現5天內去公共衛(wèi)生準備診所 (PHPC) 開藥,。衛(wèi)生部全額支Paxlovid費用。
新加坡能迅速作出引進藥品的決定,,可能依靠了內部信息的幫助,。臺灣學者指出,淡馬錫基金是輝瑞的最大領投股東,,新加坡很可能參考了輝瑞公司內部的臨床數據,,幫助政府做出決定,。過去全球搶訂押寶疫苗時,新加坡就曾經借助過這種優(yōu)勢,。
有了各方面的充足準備,,“短缺”沒有成為新加坡迎接第一波沖擊的關鍵詞。
在充足準備的基礎上,,新加坡的放開仍然非常謹慎,。在2021年7月底放開管控措施前夕,衛(wèi)生部長王乙康曾經說過,,“我們將會有控制地開放,。我們不想來個大爆炸,然后可想而知地被炸掉,?!?/p>
對于放開,王乙康最愛用的比喻就是騎自行車下坡,。如果任其發(fā)展,,車會越來越快,最終失控翻車,。所以需要不時踩剎車減速,,以確保安全到達。管控措施就是放開階段的剎車,。
牛津大學團隊制定的嚴格指數,,是新冠管控政策嚴格程度的指標。從新加坡的數據圖上看,,轉向共存并不意味著180度轉彎,,一口氣取消全部管控政策。而是對接種疫苗(綠色線)和沒接種疫苗(紅色線)的人群采取不同策略,,接種疫苗的人群可以先享受寬松的防疫政策,,到下個階段沒接種疫苗的再跟上,一個一個臺階下得非常穩(wěn)健,。
2021年8月10日后,,新加坡放寬了防控政策,正式向共存轉變,,但很快病例開始呈指數級增長,。新加坡政府于9月27日后再次收緊防疫政策:居家辦公、居家上學,、堂食人數限定在兩人等,。
這次收緊,新加坡衛(wèi)生部明確提出“必須不斷調整我們的措施,,來保護我們的醫(yī)療保健系統(tǒng),,并確保它不會不堪重負,。” 李顯龍也表示,,“這么做是為了減緩病例的增幅,,讓醫(yī)護人員有喘息的機會,讓醫(yī)療體系能夠穩(wěn)定下來,?!?/p>
王乙康在接受《聯(lián)合早報》專訪時講得更為明確,放開后抗疫的重點是減少重癥病例,,確保醫(yī)療設施不會不勝負荷,。“要是不能夠的話,,我們就要坦白跟民眾解釋,,需要收緊防疫措施?!?/p>
以重癥醫(yī)療資源為核心,,調整防控政策
在2021年11月底疫情高峰回落后,衛(wèi)生部做了一次總結,,他們判斷疫情狀況的主要指標:患者存量,、傳染率、重癥患者數和重癥患者率,,所有政策都是圍繞這四項指標進行調整,。
分流輕癥患者,把資源留給重癥患者,,是減輕醫(yī)療壓力最緊迫的步驟,。衛(wèi)生部曾經表示,放開后重癥病人增長率符合之前的預計,,但過多輕癥患者出于焦慮去醫(yī)院看病,給醫(yī)護人員帶來了不必要的壓力,。因此,,新加坡整合了已有的醫(yī)療資源,建立了為新冠患者提供護理的四層系統(tǒng),。
最嚴重的病人在ICU接受治療,。新冠治療設施(CTF)是系統(tǒng)第二層,主要接收老年人和患有潛在的慢性疾病的脆弱人群,。
CTF本身沒有太多的醫(yī)療資源,,更多是一個護理和監(jiān)測設施,和醫(yī)院相輔相成,。如果這里的病人原有的疾病惡化,,或者任何有新冠病情惡化的早期跡象,,就會被送去醫(y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CTF大概承載了10%的患者,。新加坡最多同時有9家CTF,,這些機構都是在放開后一個半月內建成的。
再下一級是社區(qū)護理設施 (CCF),,這里主要是安置輕微癥狀或沒有癥狀,,但又出于各種原因和家人需要隔離的患者。如果居家隔離不方便,,可以由患者主動申請到CCF隔離,,這里大概承載了20%的患者。
對其他幾乎所有患者,,居家隔離都是默認選項,。2021年9月15日新加坡政府規(guī)定,只要完全接種疫苗的12至69歲成年人,,沒有嚴重的合并癥或疾病,,有獨立房間,沒有超過 80 歲或屬于脆弱群體的家人,,患病都要居家隔離,。
10月中旬開始,除非是1歲以下80歲以上,,或者50歲以上沒打過疫苗,,其他所有患者都默認居家隔離。在《傳染病法》的要求下,,絕大部分病人都能按要求居家隔離,。僅在十月初,居家隔離的人數已經超過總病例數的一半,。
此外,,新加坡對最脆弱、最容易出現新冠重癥的人群進行了著重保護,。
9月中旬,,政府決定禁止探訪養(yǎng)老院,并敦促養(yǎng)老院加快打疫苗的進度,。去醫(yī)院探病也受到了限制,,只有孕婦、小孩,、無行為能力和危重病人可以允許探訪,。危重病人可以同時接受五人探訪,其他三種病人只能接受一人探訪,。
新加坡還通過了疫苗接種差異化安全管理措施(VDS),,限制沒有接種疫苗人群的的行動范圍,,特別是對老年人常去的小販中心、食閣和咖啡店進行了細致的檢查,。這不僅是為了感染拉平曲線,,更是保證沒有接種疫苗的老年人安全。
為了應對感染高峰,,衛(wèi)生部一直在積極與公立,、社區(qū)和私立醫(yī)院合作,為新冠患者預留更多床位,。從2021年7月到10月,,新冠患者病床的數量從 900 張增加到2500張,到10月底病床數增加到3700張,。其中約有170張是ICU病床,,另有100張可臨時處理ICU病例。
在疫情最緊張的11月初,,ICU病床依然沒有出現短缺,。當時新加坡各醫(yī)院一共有380張ICU病床,新冠患者占據了三分之二,。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wèi)生學院副院長葉振發(fā)認為,,這是一個“不錯的平衡點”,新加坡吸取了韓國和美國ICU床位短缺的教訓,,保留了必要時擴充病床供應的能力,,又沒有空置床位導致資源浪費。
醫(yī)護人手是另一個難題,。政府向社會招募了大量人力,,并且詢問了新加坡護理委員會注冊但暫時沒有執(zhí)業(yè)的護士,僅在10月初就募集了900人補充醫(yī)護人手,。甚至新加坡武裝部隊醫(yī)療隊的醫(yī)務人員都被動員參與醫(yī)護工作,。同時,醫(yī)院通過推遲擇期手術和減少非緊急護理服務,,空出了20%的總負荷,。
不過,當醫(yī)療系統(tǒng)的緊張程度有所下降時,,新加坡很快開始計劃放松管控、回到放開,。在9月底收緊疫情政策之前,,財政部長黃循財就承諾過,“一旦我們的醫(yī)療系統(tǒng)穩(wěn)定下來,,一旦新的醫(yī)療能力到位,,我們將繼續(xù)我們的重新開放計劃,。”
第一波疫情回落后,,衛(wèi)生部立刻放松了管控,。衛(wèi)生部考慮了時機因素,認為放開如果離過年太近,,放開管控和回家的人群疊加會引起新的感染潮,。
另外,衛(wèi)生部擔心,,隨著時間流逝疫苗保護力會下降,,推遲放開會錯過這個疫苗高保護力的窗口,導致更多感染,。
度過第一波高峰后,,由于免疫屏障的建立和醫(yī)療系統(tǒng)的完善,2022年奧密克戎和XBB兩波疫情高峰都沒有對醫(yī)療系統(tǒng)造成第一波那么大的壓力,。XBB疫情甚至沒有達到預測中的峰值,,使得衛(wèi)生部提前預備的800張床位出現了300張空缺。政府也沒有再度收緊防控政策,,只是限制了醫(yī)院和養(yǎng)老院的探視,。
在新加坡讀書的梁同學回憶,放開后第一波疫情高峰時,,華人社區(qū)對新加坡政府的罵聲不少,。但到了今年,新冠話題已經在新加坡沒有太大討論度,,影響甚至不如前一段時間的登革熱,。
回顧自己的心路歷程,梁同學說:“剛來新加坡的時候,,還是會對疫情有所擔心和畏懼,,后來覺得新加坡這邊是比較務實,做得還是比較好的,。事實告訴我們,,新冠沒有造成太大影響?!?/p>
日本七成人未感染是做對了什么嗎,?三年感染率不過24%?近期有消息稱張文宏教授最新預測春節(jié)期間不同城市可能達到60%,、70%、80%的感染率
2023-01-12 08:27:05是做對了什么嗎新加坡取消新冠疫苗接種預約制度1月4日起,,所有符合新冠疫苗接種條件的新加坡民眾無需預約,可直接到聯(lián)合檢測與疫苗接種中心(JTVC)或兒童接種中心接種疫苗或加強針,。
2023-01-08 08:43:12新加坡取消新冠疫苗接種預約制度中新網5月22日電據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報道,,當地時間22日,現年71歲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確診新冠,,這是他首度確診,。資料圖:新加坡總理李顯龍。
2023-05-22 15:52:05新加坡總理染新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