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4.85萬年,!迄今最古老病毒被復活,仍具感染性
今年2月18日,,《病毒》雜志發(fā)表了法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醫(yī)學院醫(yī)學和基因組學名譽教授讓-米歇爾·克拉維里和他的團隊
從西伯利亞七個不同地方的多個永凍土樣本中分離出距今48500年、仍存在傳染性的病毒,。
研究表明,,這些古代病毒仍可以感染培養(yǎng)的變形蟲細胞。
讓-米歇爾·克拉維里教授在實驗室中
近5萬年前的病毒仍具感染性
根據(jù)對土壤的放射性碳定年法,這幾株病毒中最古老的病毒有48500年的歷史,。它存在于地表下16米的一個地下湖的土樣中,;最“年輕”的樣本是在一頭猛犸象遺體的胃部和毛發(fā)中發(fā)現(xiàn)的,距今27000年,。
“我們觀察到許多其他病毒的痕跡,。”克拉維里說,,“我們并不確定它們是否仍然活著,。但我們的推理是,如果我們檢測的這些能夠感染變形蟲的病毒仍然活著,,其他病毒應該也活著,,并且具有感染性?!?/p>
克拉維里研究的是他在2003年首次發(fā)現(xiàn)的一種特殊類型的病毒,。它們被稱為巨型病毒,比典型的病毒品種大得多,。在普通的光學顯微鏡下就可以看到,。
早在2014年,他和團隊就復活了一種從永凍土中分離出來的病毒,,通過將其放入培養(yǎng)細胞中,,使其在3萬年來首次具有傳染性。為了安全起見,,他選擇研究一種只能感染單細胞變形蟲而不是動物或人類的病毒,。2015年,這個團隊再次分離出一種同樣能感染變形蟲的病毒,。
2014年從3萬年前的永凍土樣本中分離出來的病毒
人類接觸到古代病毒的概率非常低
瑞典于默奧大學臨床微生物學系名譽教授比爾吉塔·埃文加德表示,,應該對融化的永凍土中潛在的病毒所帶來的風險進行更好的監(jiān)測,但她警告說,,“必須記住我們的免疫防御是在與微生物環(huán)境的密切接觸中發(fā)展起來的,。對待永凍土中的病毒,正確的做法是要主動出擊,,而不僅僅是被動反應,。而對抗恐懼的方法是擁有知識?!?/p>
現(xiàn)實世界中,,科學家們不知道這些病毒一旦暴露在現(xiàn)今的條件下能保持多長時間的感染性,也不知道病毒遇到合適的宿主的可能性有多大,。并非所有的病毒都是可以引起疾病的病原體:有些病毒是良性的,,甚至對宿主有益,。而且北極是一個人口稀少的地方,人類接觸到古代病毒的概率非常低,。
盡管如此,,“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風險必然會增加,?!?/strong>
克拉維里表示,“在這種情況下,,永凍土融化將不斷加速,,在工業(yè)發(fā)展的帶動下,更多的人將在北極地區(qū)居住,?!?/p>
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米納表示,確定變暖的永凍土中包含的病毒和其他物質(zhì)是了解它們將對北極地區(qū)構成何種風險的第一步,,其他挑戰(zhàn)包括量化永凍土將在何處,、何時、多快和多深的地方解凍,。
解凍可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每十年只有幾厘米,但也會發(fā)生得更快,,例如在大規(guī)模土地坍塌的情況下,,會突然暴露出深而古老的永凍層。
凍土中病毒和細菌感染人類的先例
永久凍土覆蓋了北半球五分之一的面積,,幾千年來主要分布在阿拉斯加,、加拿大、俄羅斯的北極苔原和北方森林,。
它充當著時間膠囊的作用,,不僅保存古代病毒,還保存了許多已經(jīng)滅絕動物的遺骸,。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稱,,永久凍土是一種很好的存儲介質(zhì),不僅僅是因為它很冷,,還因為這是一個光線無法穿透的無氧環(huán)境,。
當?shù)貢r間2019年9月17日,由于地球溫度的上升,,阿拉斯加85%以下的永久凍土正在融化,。
不過,,隨著北極氣溫快速上升,,其升溫速度比全球其他地區(qū)快四倍,,永久凍土層的表層儲存作用被削弱,遠古的病毒和細菌可能由此釋放,,已有科學家發(fā)現(xiàn)永久凍土層中的病毒和細菌可以感染人類的痕跡,。
1997年,科學家從美國阿拉斯加州蘇厄德半島一個村莊的永久凍土中發(fā)現(xiàn)了一具女性尸體,,其肺部樣本中含有導致1918年流感流行的毒株基因,。
2012年,科學家證實,,埋葬在西伯利亞的一名300年前的女性遺骸中含有一種病毒,,其遺傳特征與導致天花的病毒相似。
2016年7月至8月期間,,西伯利亞暴發(fā)炭疽疫情,,影響了數(shù)十人和2000多頭馴鹿。
此次疫情暴發(fā)正值異常炎熱的夏季,,永久凍土層解凍多,,從中釋放出來的炭疽可能引發(fā)了疫情。
人類接觸古老病毒的風險在增加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稱,,在現(xiàn)實世界中,,科學家們并不知道,這些病毒一旦暴露會有多久的傳染性,,也不知道病毒遇到合適宿主的可能性有多大,。
雖然北極地區(qū)也有360萬人口,但它總歸是一個人煙稀少的地方,,這使得人們接觸到古老病毒的風險很低,。
盡管如此,克拉維里稱,,“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風險必然會增加,永久凍土層的融化將繼續(xù)加速,,隨著工業(yè)投資的興起,,更多人將會居住在北極地區(qū)?!?/p>
警告北極地區(qū)可能成為病毒沃土的科學家,,不只克拉維里。
去年,,一組科學家發(fā)表了一項研究,,他們從位于北極圈內(nèi)的加拿大淡水湖哈森湖采集了土壤和湖泊沉積物的樣本,并對沉積物中的遺傳物質(zhì)進行了測序,。
通過計算機模型分析發(fā)現(xiàn),,在靠近大量冰川融化水流入湖泊的地方,,病毒找到新宿主的可能性更高。
隨著氣候變暖,,病毒很有可能找到新宿主,。
來自瑞典于默奧大學臨床微生物學系名譽教授比吉塔·埃文加德表示,人類應該更好地監(jiān)測永久凍土融化時其潛在病原所帶來的風險,。
埃文加德同時也警告稱,,不要危言聳聽,必須記住,,人類的免疫防御系統(tǒng)是在與微生物環(huán)境密切接觸的情況下發(fā)展起來的,。
埃文加德說,如果永久凍土中隱藏著一種人類數(shù)千年未接觸過的病毒,,我們的免疫防御是不夠充分的,。
我們應該積極主動地應對,戰(zhàn)勝恐懼的方法就是了解相關知識,。
?每經(jīng)編輯盧祥勇12月24日,海外網(wǎng),、中新網(wǎng)援引外媒報道稱,,美國黃石國家公園一具鹿的尸體11月檢測出一種高傳染性朊病毒呈陽性,一些科學家對此提出擔憂
2023-12-26 09:36:47“僵尸鹿”病毒在北美傳播原標題:科學家警告:小心北極僵尸病毒讓人類面臨新威脅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冰層的融化速度正在加快,。
2024-01-26 07:46:32科學家警告小心北極僵尸病毒?“數(shù)畝芳池萬柄蓮,不知開鑿是何年,。紅花出水渾如錦,,翠葉浮波恰似盤。綠柳黃蘆依岸長,,紫鴦白鳥向沙眠,。漁歌疑令聲聞處,菡萏香中泛釣舡,。
2023-07-25 14:18:32邢臺出土距今400余年石碑女孩追星被騙10秒轉(zhuǎn)走近16萬 父親:這是我十幾年的積蓄8月21日(發(fā)布)河南南陽,,11歲女孩加“明星”QQ號
2023-08-22 17:39:42女孩追星被騙轉(zhuǎn)走近16萬原標題:均價1.8萬/平方米!廣州“最大爛尾樓”澳洲山莊掛出32套法拍房停擺25年的廣州最大爛尾樓澳洲山莊似乎又有了盤活跡象,。
2023-09-11 10:21:38廣州“最大爛尾樓”掛出32套法拍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