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的大果榛子示范基地(央廣網發(fā) 魏靜 攝)
央廣網長春9月18日消息(記者于中濤 通訊員魏靜)郁郁蔥蔥的綠色一眼望不到邊,,平原和小山丘上都栽滿榛子樹,,枝條在風中輕輕搖曳。果實已經掛滿枝頭,,沉甸甸地壓低了樹枝,。在長春市九臺區(qū)國有林總場波泥河管護站,有一塊集中連片70公頃的大果榛子種植示范基地,。
長春市九臺區(qū)國有林總場場長王萍捧著剛摘下來的榛子,,滿臉豐收的喜悅,她說:“這片基地里的大果榛子長了4年,,今年開始結實,,每棵樹產量3斤左右,一棵樹一年有60元的收入,,以后產量將會逐年遞增,。通過大果榛子產業(yè),我們林場不僅給職工開工資,,而且?guī)赢數(shù)剞r民增加收入,。榛子的種植和管護等工作,,每年需要雇當?shù)剞r民500人左右,每人每天收入150元至200元,。附近村屯的很多農民,,來我們基地干活兒或參觀后,,自己也種上了榛子。去年,,我們免費提供了10萬株大果榛子苗給當?shù)刎毨мr民,幫助農民走上脫貧致富路,?!?/p>
長春市九臺區(qū)國有林總場場長王萍在采摘大果榛子(央廣網發(fā) 魏靜 攝)
近年來,長春市林業(yè)部門采取政府搭臺,、企業(yè)唱戲、合作社和農民參與的方式,,大力發(fā)展以大果榛子為主的林果業(yè),,找到了一條生態(tài)扶貧,、助力鄉(xiāng)村振興的興林富民快速路,。
長春市林業(yè)部門在前期大量考察調研的基礎上,,引進了平歐雜交大果榛項目。平歐雜交大果榛子抗旱,、抗寒、易成活,,3年成林、4年見效益,、5年進入盛果期、是種玉米收益的5倍,。2015年末,,長春市林業(yè)部門向市政府提出的建設大果榛子示范基地的請示得到批準,2016年和2017年,,長春市政府連續(xù)兩年撥付專項資金480余萬元,,對長春市國有林場、合作社,、企業(yè)和農民栽植的大果榛子進行苗木補貼,鼓勵營造生態(tài)效益,、經濟效益雙贏的大果榛子經濟林,。
長春暴雨 吉林長春遭到暴雨的突襲,。5個小時左右的強降雨讓市內多條路段積水嚴重,,長春市內澇氣象風險預警信號升級為橙色,,吉林省氣象臺已發(fā)布暴雨橙色預警,目前降雨仍在持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