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趙紫萱
最近,,互聯(lián)網各大社交平臺上都流行起了“互換特產”的風潮,就是陌生網友口頭約定,,互寄家鄉(xiāng)特產,本質上是一種線上陌生人社交衍生出的新模式,。有很多網友曬出了成功案例,也有網友曝光自己的受騙經歷,。8月23日,,有網友向封面新聞爆料,,她向網友寄去幾百元的特產,最后只收到兩包紙巾,,也有網友稱剛寄出東西就被對方拉黑,。
網友寄去幾百元特產
收到對方兩包紙巾
雅琦是四川巴中人,,目前居住在成都,她最開始在某平臺上看到了互換帖子,,于是給博主留言,,希望互換特產。對方同意了,,并與雅琦交換了聯(lián)系方式和地址,,雅琦也開始準備特產,。
雅琦給網友寄去的香腸
“這是我寄給他的四川香腸,,加上運費150元。給他寄過去后,,就被拉黑了,。”雅琦曬出她寄過去的特產照片并告訴記者,,對方最開始說會寄酒過來,,雅琦雖然表示過自己不想要酒,但是怕對方覺得四川人“不耿直”,,索性也沒管了,。直到被拉黑,才醒悟過來被騙了,,隨后還得知此人已經騙了很多網友,。
吳女士來自廣東潮汕,他和雅琦被同一個人“空手套白狼”,。吳女士表示她花費380元寄去了潮汕牛肉丸,,但對方最后寄過來兩包紙巾,這讓吳女士難以接受,。“報警都不管用,,這只是道德問題,他沒有犯法,。”吳女士說,,她第一次進行特產互換就被騙,,暫時也不敢再進行互換了。
吳女士告訴記者,,目前公開被騙的就有8人,,其中有一半的人是寄出特產就被拉黑,。
雅琦在社交平臺上曬出自己被騙的經歷
真誠才是必殺技
空手套白狼引發(fā)了互黑紛爭
特產互換一般都是本著平等交換的原則,,一些交換雙方都會提前商量好總價,然后按照這個價格采購,。記者在社交平臺上看到,除了被騙的,,還有一些網友發(fā)帖稱自己精心準備了很多特產,,對方卻草草了事,。在社交平臺上,,因為交換的不成功,,也會導致網友對地域進行攻擊,。
我們生活在一個快節(jié)奏的社會中,,往往忽略了周圍發(fā)生的許多值得稱贊和關注的善良行為,。然而,11月26日,,在浙江杭州發(fā)生的一起感人事件引發(fā)了廣泛的熱議。
2023-11-30 15:55:59一女子互換特產發(fā)現(xiàn)戒指?近日,,數十名學生求助稱,他們應邀到武漢應聘地鐵安檢暑期工疑似被騙,。
2023-08-19 10:29:35多名學生稱遇暑期工騙局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每年夏季都是招聘旺季,,但求職者在找工作時可一定要擦亮眼睛,謹防陷入招工騙局,。
2023-07-28 11:35:19高薪招聘騙局大揭秘?11月23日,,廣州市民阮女士心有余悸地講述了一場精心策劃的黃金詐騙案。這場詐騙的主謀是一位出生于2000年的年輕男子,,宮某,。他已經因涉嫌詐騙被廣東韶關檢方批準逮捕。
2023-11-26 08:44:0900后設殺豬盤騙82人近日,,哈爾濱“掏家底”式招待游客,,帶火了東北特產,隨即全網上演了一場酣暢淋漓的特產“大摸底”,。
2024-01-15 09:09:48聯(lián)播+丨總書記@你來認領家鄉(xiāng)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