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賭”之后法國政治去向何方
法國議會選舉落幕,,馬克龍驚險過關,,左翼意外崛起,,這場政治豪賭沒有贏家,,反而讓法國更加分裂,,而這又會對中法關系造成何種影響呢,?“豪賭”之后法國政治去向何方!
當?shù)貢r間7月7號,,備受矚目的法國國民議會第二輪選舉,,以一種令人詫異的方式基本落下帷幕。
選舉前高調表示,,自己所在的右翼政黨,,將獲得國民議會絕對多數(shù)席位,并提前鎖定法國總理位置的勒龐,,和她所在的“國民聯(lián)盟”,,僅獲得了160多個席位。
法國右翼政黨“國民聯(lián)盟”領袖勒龐
右翼“國民聯(lián)盟”不僅遠沒有達到法國國民議會絕對多數(shù)的占比,,而且還落后于法國左翼聯(lián)盟,、以及馬克龍領導的中間派,淪為墊底,。
但對馬克龍來說,,這并不代表著他和他所在的執(zhí)政黨獲得勝利,因為根據現(xiàn)在統(tǒng)計出來的票數(shù),贏得最多席位的是法國左翼聯(lián)盟,。
換句話說,,按照法國政治傳統(tǒng),馬克龍還是要選擇一位非“自己人”的總理,。當天法國總理阿塔爾已經遞交辭呈,,不過被馬克龍暫時拒絕了。但即便如此,,左翼聯(lián)盟也對總理之位虎視眈眈,,極左翼領袖梅朗雄甚至表示“已經做好了執(zhí)政的準備”。
考慮到法國是半總統(tǒng)制國家,,總統(tǒng)和總理都有實權,,其中總統(tǒng)負責外交、軍事等方面,,總理則主要負責法國的內政,。
法國極左翼政黨領袖梅朗雄
雖然相比于右翼的國民聯(lián)盟來說,法國左翼和馬克龍所在的中間派,,對立程度稍弱一點,,但也只是稍弱而已。
換句話說,,在面對法國極右翼和右翼政黨的時候,,左翼和中間派是統(tǒng)一立場的,但是在如何執(zhí)政的問題上,,法國左翼和中間派同樣分歧巨大,。
最典型的,比如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執(zhí)政以后,,強行把法國民眾的退休年齡提高到了64歲,,以應對法國人口老齡化以及社會福利支出超高的局面,緩解國民經濟困境,。
但是,,法國左翼政黨代表的是工薪階層的利益,他們強烈主張將退休年齡又改回到60歲,。因為這個問題,,此前法國左翼聯(lián)盟還組織過反對馬克龍政府的游行抗議。這次選舉過后,,法國巴黎等多地再次爆發(fā)騷亂,,大批抗議者甚至與警察發(fā)生了沖突,。
選舉過后,,法國巴黎等多地再次爆發(fā)騷亂
基于此,雖然說右翼的力量被打下去了,但法國內部的分裂并沒有因此得到緩解,。這次選舉的最終結果,,促使法國左翼、法國中間派,、法國右翼逐漸形成一種三足鼎立的狀態(tài),,而這會進一步推動法國國內治理乃至外交政策的分裂。
接下來,,馬克龍同樣要面臨“懸浮議會”的危險,,在法國國內治理的問題上,他可能無法貫徹自己的理念,,必須要向法國左翼做出讓步,,或者是與之展開激烈的斗爭。
另外一方面,,從法國右翼的角度來講,,雖然這次國民議會選舉,法國右翼政黨“國民聯(lián)盟”以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失敗了,。但勒龐表示,,這并不代表法國右翼輸?shù)袅诉x舉,只是“勝利被推遲了”而已,。
勒龐說這話,,固然有強行挽尊的嫌疑,但并非全無道理,。因為相比于上次法國國民議會選舉來說,,這次法國右翼在議會中的席位,從兩位數(shù)直接增加到了160多位,,翻了近乎一倍,。
法國國民議會
這就說明法國右翼力量壯大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只不過在這次選舉之前,,左翼和中間派進行了戰(zhàn)術聯(lián)合,,以互相“棄保”的方式,,阻止了法國右翼獲得國民議會多數(shù)席位的進程,。
第三個問題是,這種“三足鼎立”的狀態(tài),,會對法國政治產生什么樣的具體影響呢,?
客觀上來講,當前法國政壇陷入這種極度分裂的狀態(tài),,根源在于不管是左翼還是中間派,,法國老百姓最重視的是自身經濟水平的改善,而俄烏沖突的爆發(fā)以及美國的多輪收割促使歐洲經濟下滑,法國也受到嚴重拖累,。
這種背景之下,,法國民眾對現(xiàn)在的執(zhí)政者不滿,想要求新求變,,這才導致法國整個社會乃至政壇陷入劇烈的分歧之中,。
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
因此,真正能夠決定法國中間派,、左翼,、右翼這三大政治力量,誰能夠主導法國政壇的,,將不再是他們提出的政治口號,,而是他們具體的施政給法國人民帶來的實際獲得。歸根到底,,誰能夠帶領法國走出困境,,繼續(xù)發(fā)展經濟,才是能否贏得民意的關鍵,。
另外一方面,,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上來講,法國內部陷入如此分裂的境地,,對整個國家的影響勢必是很大的,。
內政不用說了,互相扯皮的結果,,就是誰的主張也貫徹不下去,,陷入“三個和尚沒水吃”的困境。
從外交上來看,,在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世界格局下,,全球主要強國都在競爭成為多極化世界中的一極,并盡可能地讓自己成為更有話語權,、更強勢的一極,。
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美國總統(tǒng)拜登
在這個過程之中,,作為歐洲大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還背靠著歐盟的法國,,本身是很有競爭力的,。可現(xiàn)如今法國內部的分裂愈演愈烈,,中,、左,、右三大政治力量彼此內斗,誰也不服誰,,那么法國在地緣政治博弈中,本來有十分力的,,就只能用出去一分,。
最后的結果,就是法國在戰(zhàn)略關鍵期缺失,,進而話語權進一步衰落,。
最后,從中法關系的角度來看,,不管左中右三派如何內斗,,核心還是要提振法國的經濟,尤其是要讓法國老百姓認可,。
這種背景下,,愈發(fā)激烈的內斗,對于中法關系來說,,就好壞參半了,。好的地方在于,既然競爭更激烈,,更想要提振經濟,,那么尋求跟中國合作就是必然的;
壞的地方在于,,三黨互相掣肘,,就算有人提出的積極與中國發(fā)展外交關系的理念和政策,也可能因為內斗被拖住,。
中法關系
當法國自己無法做出決定的時候,,對法國乃至整個歐盟都有很深影響的美國,就很可能“替”他們做決定,。
因此,,法國當前政壇變化,對中法關系的影響,,還有待繼續(xù)觀察,。
說白了就是要看左中右三黨,以后如何內斗,,能不能內斗的時候維持理智,,而不是陷入“為了內斗而內斗”,從而“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循環(huán),。
孟加拉國的局勢因公務員考試制度爭議而動蕩不安,,這一波及全國的示威活動持續(xù)了一個多月,,最終在高潮中迫使總理哈西娜在8月4日后宣布辭職并流亡海外
2024-08-07 20:45:38劇變之后孟加拉國將去向何方北京時間7月31日上午,,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的領導人哈尼亞和他的一名保鏢在伊朗首都德黑蘭遇襲身亡。有輿論稱,,這可能會給已經持續(xù)了9個月的巴以沖突,,帶來顛覆性影響。
2024-08-01 11:28:42暗殺或給巴以沖突帶來顛覆性影響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做出解散國民議會并提前舉行選舉的決定,,這一舉動在外界多有不看好的聲音中顯得尤為矚目,。媒體從多角度分析了其背后的原因
2024-06-12 11:32:40馬克龍為何解散議會決定政治豪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