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費高昂的研學游回來,,孩子們真的有收獲嗎,?
“研學旅行真的就是智商稅,我兒子小學一年級跟某外語學校去美國14天,,記得七八年前5萬多元,,如今問起來什么也記不住,到了美國各種丟東西(水杯,,書包,,雨傘,錢包),,一問帶團老師什么也不知道,,孩子天天美國時間傍晚哭著給我打電話要回家,我就感覺自己是個大冤種,,既花錢還不省心,。”有網(wǎng)友回憶道,。
還有網(wǎng)友稱,,報了去天文館的研學“沒堅持下來”就帶孩子回家了:“館內(nèi)擠得水泄不通,很多項目都沒辦法親自體驗,,孩子熱得順著臉頰淌汗,,里邊烏泱泱,亂糟糟,,戴著耳機都不一定能聽清,老師感覺也快繃不住了,,隨時想吐槽和發(fā)火,。”
更多網(wǎng)友表示,,暑期旅行途中遇到的研學團都對團隊學生疏于管理,。
“在西安旅游的時候也見到好多研學團。兵馬俑里面40(攝氏)度,,沒空調(diào),,還都擠不動,更別提聽歷史講解了,。好多人坐在門口玩手機打游戲,,你猜孩子會告訴家長真實的情況嗎?畢竟打游戲在家不被允許,,出來卻沒人管,?!庇芯W(wǎng)友稱。
對離開家長的學生們而言,,上萬元的境外研學游也同樣是“玩手機”,。
有網(wǎng)友稱,在英國倫敦看到的游學團,,半個月的價格約6萬元,,孩子們“清一色坐在路邊或草坪上玩手機游戲、刷視頻”,。
研學游到底值不值,?該如何選擇研學產(chǎn)品?
那么,,研學游都是“割韭菜”嗎,?
某晚托機構(gòu)的負責人徐老師表示,該機構(gòu)目前組織了免費的周末高校探訪研學活動,。
“一開始,,我們是帶著自己的孩子去參觀大學,問問班里有沒有同去的家長,,順便再帶上幾個孩子,。到了今年上半年,這個活動漸漸固定了下來,,每個月都能組織一兩次,,一次20個孩子左右,依然免費,,家長平攤大巴和午飯的費用即可,,一個人六七十元?!毙炖蠋煴硎?,“去年開始,就有研學機構(gòu)來找我們合作,,今年合作的這家機構(gòu)可能剛開始做,,市場沒鋪開,我們就談了免費的合作,,主要是引流,。”
隨著暑假接近尾聲,一種新興的教育旅游形式——“暑期研學游”也逐漸步入總結(jié)階段,。社交媒體上,,關(guān)于各類研學旅行項目的評價紛至沓來
2024-08-27 21:20:33暑期研學游訂單翻倍但均價腰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