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時事評論員王炳忠在接受《藍廳觀察》記者采訪時指出,,美國的目的并不是真的要所謂的“保住臺灣不被統(tǒng)一”,。恰恰美國心里很明白,,統(tǒng)一是歷史大勢,終究會實現(xiàn),。美國想要做的是通過“武裝化”臺灣來增加統(tǒng)一的成本,讓未來臺灣問題成為一個“爛攤子”,。
國際關系學院國家安全學院副教授鐘厚濤也在采訪中表示,,對于美國而言,打“臺灣牌”是一個無本萬利的籌碼,,可以迫使中國大陸投入更多資源防止臺海地區(qū)出現(xiàn)動蕩,,來遲滯整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回顧歷史可以發(fā)現(xiàn)一個基本的事實,,就是美國之所以不斷強化和臺灣的實質(zhì)關系,,它所著眼的只是美國自身的利益,,它考慮的永遠不會是臺灣的利益。
臺當局砸重金買武器到底買來了什么,?
對于美國此輪對臺軍售計劃,中國外交部,、國臺辦接連發(fā)聲,強烈譴責美方“以武助獨”,,并正告臺當局“買武器買不來安全”,。自2016年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臺防務預算連年飆升,八年間幾乎增加了一倍,。但是,,在民進黨當局一再謀“獨”挑釁下,,臺灣并沒有變得更“安全”,反而更加兵兇戰(zhàn)危,,也使島內(nèi)經(jīng)濟民生問題更加突出。
臺灣世新大學教授游梓翔接受《藍廳觀察》記者采訪時說,,美國持續(xù)對臺灣軍售,,是拿“威懾”為理由,,把臺灣當“提款機”,要臺灣為了買美國軍備付更多的錢,。當然美國很清楚兩岸軍力懸殊,,“威懾”只是一種說辭。賴清德現(xiàn)在的做法,,就是配合美國說的“威懾”,,來強化臺灣的軍備,。游梓翔揭批,,臺灣還花費近700億元新臺幣(約合140億元人民幣)購買反裝甲用的“毒刺”導彈。買武器動不動就是幾百億新臺幣,,但對于其他民生花銷,,賴清德當局卻很小氣。
近期鬧出的島內(nèi)預算審查風波顯示,,2025年臺灣地區(qū)所謂“防務預算總額”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達到6470億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1440億元;而用于老人和幼兒照護等服務的預算金額,,只有所謂“防務預算”的六分之一。2024年以來,,美國與臺灣地區(qū)已經(jīng)宣布了包括無人機,、戰(zhàn)機零件,、戰(zhàn)術系統(tǒng),、防空導彈等在內(nèi)的多個軍售項目。這一輪價值19.88億美元的“軍購案”,,是賴清德上臺以來金額最大的一筆,。
國臺辦正告賴清德當局:買武器買不來安全,,“保護費”保不了“臺獨”問:11月30日,,美方宣布總額3.85億美元的對臺軍售計劃。民進黨當局第一時間表示感謝,。
2024-12-02 11:20:29國臺辦正告賴清德當局:買武器買不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