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豬肆虐江西撫州狩獵隊圍獵
央廣網北京11月4日消息(記者郭佳麗)10月25日,,浙江杭州街頭,,一頭野豬闖入路邊一間店鋪。
10月25日,,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云橋路突然沖出一頭約200斤重的大野豬,,一路橫沖直撞,連續(xù)襲擊當地居民,導致4人受傷,。
10月27日,,北京門頭溝區(qū)妙峰山鎮(zhèn),一頭受傷野豬闖入了居民臥室……
近日,,野豬“肇事”多發(fā),,頻上熱搜。這些在不少城市開始頻繁出現的野豬,,給人們帶來不少困擾,,甚至威脅到人身安全。
近日,,南京一野豬誤闖酒店,,民警保安攜手將其擒獲(網絡視頻截圖)
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2024年1月發(fā)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野豬危害防控的建議”復文指出,經科學,、綜合評估,,野豬在我國28個省份有分布,數量200萬頭,,已不存在生存威脅,,且很多地區(qū)數量過高,其中致害省份達26個,。
為何野豬如此泛濫,,這般“撒野”?面對“瘋狂”的野豬,,我們該怎么辦?
10月25日,,浙江杭州建德市街頭,,160斤野豬闖入市區(qū)亂竄傷人(網絡視頻截圖)
一問:為何個別城市中心區(qū)域頻繁出現野豬身影?
北京林業(yè)大學生態(tài)文明研究院副院長楊朝霞告訴記者,,近日,,野豬頻頻出現在人類的生活區(qū)域,一是為了下山覓食,。隨著秋冬季的到來,,樹木果實逐漸脫落,野豬棲息地的食物急劇減少,,野豬為了覓食會下山進入農田,、城市邊緣地帶等尋找食物。二是受人類活動影響,。人類活動范圍的擴大使得部分地區(qū)的生態(tài)保護區(qū)與人類生產生活區(qū)的邊界日益模糊,,野豬離開棲息地進入人類活動范圍的難度降低。同時,一些投喂野豬等行為會讓野豬不再懼怕人類,,甚至主動接近人類,,從而導致野豬頻繁出現在人們的生活區(qū)域。
在世界動物保護協(xié)會科學家孫全輝看來,,野豬的活動具有一定的季節(jié)性,。在山區(qū)和丘陵地帶,春夏時節(jié)野豬喜歡在海拔較高的地方覓食,。秋冬季節(jié),,溫度下降,野豬會集結成群,,移動到海拔相對較低的平原地區(qū)活動,。因此,在這個時節(jié),,一些野豬分布區(qū)周邊的農村,,甚至城區(qū)會更容易見到野豬。
二問:野豬的攻擊力有多強,?
楊朝霞稱,,野豬的攻擊力十分強大,主要與體型,、速度,、力量和防御能力等多方面因素有關。
一是體型和力量大,。野豬的體型通常較大,,尤其是北方一些地方的野豬品種,體重可達300斤至600斤,,且野豬全身幾乎都是肌肉,,脂肪層較薄。野豬的天然條件使得它們具備了極強的爆發(fā)力和沖擊力,,能夠輕易地將碗口粗的大樹撞斷,,甚至能將同體重的動物直接撞飛。
二是撕咬能力強,。野豬長有兩對不斷生長的犬齒,,即獠牙,雄性野豬的獠牙通常長5厘米至7厘米,,雌性野豬的獠牙雖然不會一直生長,,但依然非常鋒利。獠牙是野豬的重要攻擊武器,,能夠輕易地咬斷硬物,,如樹木,、動物骨骼等。在攻擊時,,野豬會利用獠牙沖撞對手,,刺破對手的皮膚,然后瘋狂地撕咬對手,。
三是速度快,、敏捷性高。野豬在追逐時,,能有40公里/小時的速度,,相當于一秒能跑出11米,且能夠連續(xù)奔跑20公里,,這使得普通人幾乎無法逃脫野豬的追擊,。此外,野豬的敏捷性也較高,,能夠迅速躲避天敵或獵人的攻擊,。
四是防御能力強。野豬的皮毛較厚實,,平均厚度可達1.5厘米,,且非常堅硬,能夠抵御大多數動物的攻擊,。野豬的皮下脂肪也較厚,,能夠為其提供良好的保護。在遇到危險時,,野豬會迅速保護好自己的要害部位以減少受傷的可能性,。
三問:野豬在哪些地方數量最多?
楊朝霞表示,,野豬對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強,,在我國有著廣泛的分布。我國東北,、華北、西北,、西南,、華南地區(qū)均有分布,如大興安嶺,、長白山地區(qū),、黃土高原、華南丘陵和西南山區(qū)等地,。具體來說,,野豬的棲息環(huán)境跨越溫帶與熱帶,從半干旱氣候到熱帶雨林、溫帶林地,、草原等都有蹤跡,。除了青藏高原與戈壁沙漠外,它們還廣布在中國境內,。
楊朝霞稱,,野豬在我國的主要分布區(qū)域包括東北三省、云貴地區(qū),、福建,、廣東等地。具體而言,,陜西,、山西、福建,、廣東,、河北、浙江,、四川,、安徽等省份都曾發(fā)生過野豬致害事件。此外,,由于生態(tài)環(huán)境改善,、天敵數量減少等因素,諸多地區(qū)出現野豬數量激增現象,。其中,,在河南南陽西峽縣,有報道稱周邊范圍內有2000余頭野豬,。在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西吉縣,,截止到2023年8月,野豬種群數量約2600頭,。
四問:野豬泛濫的原因是什么,?
楊朝霞表示,野豬數量快速增長主要有五點原因,。一是野豬的繁殖能力極強,。雌性野豬一年可產仔2次至3次,每次能產2只至8只小豬,,甚至多達14只,。在沒有人類干預的條件下,其種群數量會迅猛增加,,泛濫成災,。二是野豬適應能力強,。野豬是雜食動物,只要能夠咀嚼的東西都吃,,青草,、果實、鳥蛋甚至毒蟲等很多小動物都是它們的食物,,能夠在各種自然環(huán)境下生存繁衍,。三是野豬缺乏天敵。由于歷史原因和人類活動的影響,,野豬的天敵老虎,、豹子、豺,、狼等大型食肉性動物在我國數量減少,,這使得野豬在野外缺乏有效制約,其存活率和繁衍率極大提高,。四是生態(tài)環(huán)境改善,。隨著國家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視和保護力度的加大,退耕還林等生態(tài)保護政策的實施提高了野豬棲息生存環(huán)境的質量,,為野豬提供了更多的隱蔽生存空間和豐富的食物來源,。五是受氣候變暖的影響,加速繁殖,。全球氣候變暖延長了野豬的繁殖期,,提高了幼崽的存活率,使野豬種群數量不斷增長,。
五問:野豬活動有何規(guī)律特點,?
楊朝霞表示,野豬具有群居特性,,通常以家族群為單位生活,,家族群通常由5頭至20頭野豬組成。此外,,野豬食性廣泛,,食物包括植物、昆蟲,、爬行動物,、小型哺乳動物等,白天通常不出來走動,,一般在早晨和黃昏時分活動覓食,中午時分進入密林中躲避陽光,。另外,,野豬的警覺性強,,對外界的聲音和氣味非常敏感,一旦發(fā)現危險會立即逃跑或采取防御措施,。野豬還非常聰明,,能夠通過觀察人類行為,學會避開陷阱和其他危險,。
此外,,孫全輝還表示,野豬大多在晨昏和夜間出來覓食,,白天則躲藏在僻靜,、茂密和向陽的灌木叢中休息。春節(jié)和夏季,,野豬大都單獨活動,,而到了秋季和冬季,它們則會集結成群,。秋天農作物和瓜果成熟,,經常會吸引野豬進入農田、城區(qū),,玉米,、紅薯、花生等秋糧作物都是野豬愛吃的口糧,。
圖片來自:CFP
六問:野豬有何益處和危害,?
2021年,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發(fā)布《關于進一步做好野豬危害防控工作的通知》指出,,近5年因野生動物造成人員傷亡,、農作物或其他財產損失的案件中,野豬致害最為嚴重,。
研究員唐冬艷,、周學紅、張偉在《野豬與人沖突及防控》一篇研究中提到,,野豬對農作物的破壞以及造成的經濟損失,,是目前人與野豬沖突的主要矛盾。在鄉(xiāng)村和城鄉(xiāng)接合部,,野豬最喜歡在春秋兩季從山里下來光顧農田,。在春天它把剛種到地里的種子拱出來吃;在秋季莊稼成熟的時候它取食玉米,、水稻,、林果等。野豬不僅破壞莊稼和植被,,還會破壞灌溉系統(tǒng)和圍欄等農田設施,,增加耕作成本,。
孫全輝表示,如果野豬數量過多,、超過環(huán)境的承載量,,它們也會帶來危害。比如,,破壞植被和生態(tài)系統(tǒng),、毀壞農田造成作物減產、傳播疾病等,。此外,,野豬性情兇猛,有時會主動攻擊人類,,對人身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不過,孫全輝還表示,,野豬是生態(tài)系統(tǒng)和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例如,,野豬會能夠傳播多種植物的種子,,有助于植物擴散和森林更新;野豬翻拱土地的覓食活動,,可以促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有助于維持生態(tài)平衡。另外,,野豬是許多食肉動物如豺,、狼、虎,、豹的重要食物來源,,對于維持食物鏈的完整和平衡不可或缺。
七問:野豬能否隨意捕殺,?
2000年,,野豬被列入“三有”名錄,受到重點保護,。2023年6月,,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公布新調整的《有重要生態(tài)、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以下簡稱“三有”名錄),,在全國多地致害嚴重的野豬被調出該名錄。
楊朝霞稱,野豬雖已從“三有”名錄中調出,,不需要再辦理《狩獵證》進行獵捕,,為致害防控工作掃清了制度障礙。但是,,仍需在法律法規(guī)框架和有關部門指導下進行科學管理,未經允許以不合法的方式過度捕殺野豬,,可能會面臨法律責任,。
楊朝霞表示,野豬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過度捕殺會破壞生態(tài)平衡,。如果野豬對農作物或人身安全造成了威脅,應當報告給當地的野生動物主管部門,,由專業(yè)人員按照法律法規(guī)和具體情況進行妥善處理,。
孫全輝認為,野豬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健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發(fā)揮著積極作用,。通過獵捕控制野豬種群過快增長是人工調控野豬種群的一種手段,但卻不是長久之計,。從長遠來看,,只有恢復野豬天敵的自然種群,適當擴大野豬棲息地范圍,,并不斷調整人類生產發(fā)展方式,,維護好生態(tài)系統(tǒng)平衡,才能有效緩解野豬增多帶來的相關問題,。
八問:“賞金獵人”如何獵殺野豬,?
記者梳理發(fā)現,河南,、寧夏,、四川等地都有組織狩獵隊捕殺野豬。例如,,在四川通江,,當地政府組建了4支護農狩獵隊,給予2000元/頭的補助,,并探索“槍獵,、籠捕、網捕,、獵狗圍獵”和“公安(特警)+護農狩獵隊”等現代化,、專業(yè)化方式,進行狩獵調控,。
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印發(fā)的《防控野豬危害工作技術要點》建議,,各地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槍獵、籠捕,、圍欄誘捕三種獵捕方法,。
四川巴中農聯護農狩獵服務中心的甘國偉,從事野豬捕獵工作近二十年,。他介紹,,目前,犬獵是捕獵野豬的一種主要方式,。獵犬主要有三種,,找犬、纏犬,、咬犬,,分別承擔著偵查、纏斗和撕咬的任務,。不同犬只訓練的時長各不相同,。
“一般來說,找犬需要訓練兩年,,纏斗犬需要8個月至16個月,,咬犬需要四五個月。每次出任務,,時間長的話需要一周左右,,我們需要開兩三臺車,帶上需要的無人機,、GPS定位和藥品等輔助工具,。”甘國偉說,,每組獵犬有20只,,其中負責尋找味道的找犬2只,纏犬4只至6只,,咬犬12只左右,。“這都需要較高的時間成本,、金錢成本和人力成本,,但捕獵隊的隊員是公益性且兼職做這個事?!?/p>
九問:人遇到野豬該如何保護自己,?
楊朝霞認為,一要避免接觸。如果發(fā)現野豬,,盡量保持距離,,不要試圖與野豬正面對抗。野豬通常不會主動攻擊人類,,除非它們感到受到威脅或是在保護幼崽,。如果野豬逐漸靠近,需要緩慢后退,,避免直接面對野豬,。同時不要轉身逃跑,因為野豬的奔跑速度很快,,逃跑可能引起它們的追逐和攻擊。
二要尋找掩護,。如果野豬表現出攻擊性,,應該尋找掩護,比如躲到大樹后面或爬到高處,。另外還可以用手中的物體進行防御,,例如大棒、石頭等,。如果有可能,,可以爬上樹或尋找其他高處躲避。
三要保持直立,。盡量保持直立,,不要彎腰或蹲下,因為這可能會讓野豬認為你是它們的競爭對手,。不要直視野豬的眼睛,,野豬會將直視視為威脅,可能會采取攻擊行動,??梢詫⒁暰€稍微偏移,保持目光平視或稍微向下看,。
四要發(fā)出聲音,。如果野豬向你靠近,可以大聲說話或喊叫,,以表明你的存在,,但不要做出威脅性的動作。在野豬靠近時,,可以試著發(fā)出聲音,,如大聲喊叫、敲擊物體等。這樣可以嚇唬野豬,,讓它們保持距離,。需要注意的是,聲音不要過于尖銳或刺耳,,以免激怒野豬,。
五要保持團體行動。如果是在野外,,盡量與他人一起行動,,團體行動可以減少被野豬攻擊的風險。
六要及時尋求幫助,。如果無法自己解決遇到野豬的問題,,可以向附近的人呼救,或者撥打當地的野生動物保護部門或警察的電話求助,。
十問:如何科學防控,?
在廣泛調研、深入研究,、綜合試點的基礎上,,2024年1月,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等15個部門聯合印發(fā)《野豬等陸生野生動物致害防控工作方案》,,全面加強野生動物致害防控工作,。一是指導各地開展監(jiān)測預警,科學確定野生動物致害防控重點區(qū)域,;二是加強預防控制,,采取優(yōu)化棲息地、推進防控設施建設,、分級分類開展種群調控,、強化應急處置等措施;三是建立健全補償救助機制,,進一步推動制定,、修訂補償辦法,探索致害保險機制,,擴大險種范圍,,做好受害群眾救助工作;四是加強宣傳引導,,積極開展科學保護宣傳,、加強致害安全教育等。通過系列措施的實施和應用,,大幅度降低了野生動物對群眾生產生活所造成的影響,。
在楊朝霞看來,,在加強監(jiān)測與預警方面,可以在野豬危害嚴重區(qū)域及頻繁出沒的路線,、關口和位點,,安裝紅外感應、影像監(jiān)測聯動音響等預警設備,,及時發(fā)現野豬蹤跡,。在加強預防控制上,可以設置物理隔離設施,。在野豬危害嚴重且頻繁的森林和農田交錯區(qū)域,,裝置脈沖電子圍欄,、挖深溝隔離,、種植不利于野豬鉆行的植被隔離帶等物理設施,,阻止野豬進入農田,。
楊朝霞稱,在建立健全補償救助機制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19條規(guī)定,,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推動保險機構開展野生動物致害賠償保險業(yè)務,。例如,,湖北十堰市的林業(yè)部門連續(xù)四年投入260萬元,總保額達740萬元的野生動物致害責任險,,人身傷害最多可獲10萬元的賠付,。目前已理賠2800起動物致損農作物事件,共計498萬元,。
此外,,楊朝霞表示,應加強對野豬行為和生態(tài)需求的研究,,為防控策略提供科學依據,,也可以與其他國家分享經驗和資源,共同應對野豬泛濫問題,。
近期多地頻現野豬入侵人類活動區(qū)域,導致農作物損失甚至人員受傷,。國家林草局對此作出回應,,從法律層面和探索獵捕方式上解決致害問題,,并指導監(jiān)督地方開展日常工作
2024-11-04 09:37:00將野豬移出三有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