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為工作焦慮到為收支焦慮
一個人到底有多少存款才能躺平,?社交平臺上流行的“躺平25倍法則”,,源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者威廉·班根(William Bengen)在1994年提出的理論。這個法則的核心思想是,,通過投資股票(包括基金)類資產(chǎn),,每年從儲備資金中提取不超過4%的金額用來支付生活花銷,直到去世,都花不完,。
換句話說,,李浩如果將月生活支出控制在2000元左右,年開支2.4萬元??25倍,,那理論上,,60萬元就可以躺平了。但實際情況是,,4%的投資收益靠普通人的投資能力很難獲得,。
原本他的錢都放在一款叫做余利寶的理財產(chǎn)品里,利率維持在2.2%,,偶爾會上漲,。九月份,,李浩聽說有一款叫月利寶的理財產(chǎn)品利率更高,,而且每月都會返利,他立刻把存款都轉(zhuǎn)到了月利寶,,最開始時利率能達到4%,,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如今已經(jīng)掉到了3%以下,,甚至有向2%靠攏的趨勢,。
隨著存款利率下調(diào),穩(wěn)健理財?shù)氖找嬖絹碓降?。李浩也開始將目光投向了風險更高的股票,、基金。
他沒事就在家研究各種投資知識,,開始買基金,。有段時間感覺黃金不錯,就買點黃金基金,。李浩比較謹慎,,一次只敢?guī)装賶K或幾千塊的買,但不斷積累下來,,買基金的錢也有三,、四萬元了。為了盡可能得到更多的利息,,“把這點錢來回折騰”,,他開始承擔更高的風險。
焦慮也隨之而來,,他開始頻繁地查看利息變動情況,,每天的時間被不同理財產(chǎn)品分割成了不同時段。有的理財產(chǎn)品深夜才更新,有時他即便已經(jīng)閉眼了,,但也會忽然睜眼翻身撿起手機,,“看完才能睡覺”。
豆瓣“用利息生活”小組里,,不少人有類似的焦慮,。他們會把資金不斷騰挪轉(zhuǎn)移,試圖跑過政策的改變,,讓下調(diào)的利率盡可能晚點追上自己,。有人連夜坐火車出省,把存款轉(zhuǎn)到利率更高的銀行,,還有人飛過755公里,,只為追上利率3.4%的五年定期,“一聽說就行動了”,。
隨著利率下跌和房價房租下降,一些原本依靠利息生活的人開始重新尋找工作機會,。在北京,,一個男孩靠55萬元存款的利息生活,但隨著利息減少,,他不得不開始找工作
2024-11-20 10:06:47利息下降近年來,,"用利息生活"這一理財觀念在年輕群體中逐漸流行,。這背后的理念是通過儲蓄與穩(wěn)健的理財手段,,使得利息足以負擔日常開銷,進而引發(fā)對財務自由及生活品質(zhì)的深層次思考
2024-07-25 14:36:35年輕人開始挑戰(zhàn)用利息生活年輕人正在流行“存一種很新的錢”,。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攢錢和低風險理財,,將日常開支盡可能控制在自己的利息可以覆蓋的范圍內(nèi),,把攢錢進行到底,把小錢花到極致,,主打一個“用利息生活”,。
2024-07-25 15:01:31年輕人開始挑戰(zhàn)用利息生活存夠多少錢才能靠利息“提前退休”在如今這個壓力山大的時代,,提前退休四個字就像一道神奇的咒語,讓無數(shù)人魂牽夢繞,。
2024-10-25 10:07:21存夠多少錢才能靠利息“提前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