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紅談麥琳究竟做錯了什么
最近,,《再見愛人》中的麥琳引發(fā)全網(wǎng)熱議,很多人看節(jié)目后都說被她氣到半死,。但從她身上,,可以看到一種普遍又絕望的關系模式:用付出索取愛,。然而,她似乎一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愛,。
在十幾年婚姻里,,麥琳從一個漂亮的愛笑女孩變成了一個面露疲態(tài)、覺得自己很胖,、情緒易失控的女人,。她在兩人身無分文時跟著李行亮北漂,并努力存錢避免再出現(xiàn)窘迫,;婚后做全職主婦照顧家庭,,期間懷了三胎,生頭胎時恥骨分離,,第二胎大月齡胎停,,這對她的身體造成了重創(chuàng)。
這些付出和行為不應被忽視,。但麥琳也存在很多問題,。她很強勢,家里的決定都要聽她的,,否則會發(fā)脾氣,;她很節(jié)約,甚至把女兒幾十塊的漢服退掉,;她很難被滿足,,李行亮為了哄她,悄悄飛去上海給她買青團,但她卻說這不是她喜歡的口味,。還有著名的“熏雞”事件,,麥琳在當導游時焦慮別人亂花錢,等到葛夕當導游后,,她卻去超市一通亂買,,晚餐時還調(diào)侃葛夕夫婦。
這些矛盾激發(fā)了很多人的討論,。麥琳并不是壞人,,而是無意識做了壞事。節(jié)目中她有很多善良,、自省,、照顧他人的一面。例如,,楊子大聲和黃圣依說話時,,她兩次打斷楊子,護著黃圣依,;看到楊子拉著黃圣依去看星星時,,她馬上反省自己,。在集體看畫的那天晚上,,她看到自己的畫像后,笑得很大聲,,其實是為了不讓自己哭出來,。
麥琳的行為背后有一個統(tǒng)一的需求:極度渴望被看見、被認可,、被愛,。在熏雞事件中,她希望對方體驗到自己管錢的焦慮,,理解自己的不容易,。在與李行亮的互動中也是如此。過去李行亮買禮物,、準備驚喜,,她很少覺得感動。但有天晚上,,李行亮說自己更離不開麥琳,,她突然感動地哭了,覺得自己的付出被看見了,。
麥琳確實走錯了方向,。這個錯不是道德層面的對錯,而是追求想要的生活時走錯了路。她信奉一個信念:只要我對他人很好很好,,我就能得到愛,、理解和認同。這個信念在她內(nèi)心根植,。很多付出者相信這個信念,,然后燃燒自己的青春和精力,最后把自己和對方都燒得遍體鱗傷,。當?shù)貌坏綈蹠r,,他們會反思自己是不是付出得還不夠,審視對方是不是不夠愛,。
這個信念實際上是一個謊言,。并非所有人都會相信“付出=獲得愛”,。能輕易得到愛的人不會相信它,因為他們不用付出也能得到,;怎么做都無法被愛的人也不會相信它,,因為他們知道付出了也沒用。謊言的受眾是極度缺愛,,又曾因為努力付出而獲得過一點點愛的人,。他們幻想如果再努力一點,可以得到更多,。麥琳從小覺得爸爸不是很愛她,,所以她付出很多,渴望有一個強烈的愛給自己,。
這種信念只會帶來三個結(jié)果:可悲,、變壞以及最終走向絕望。付出不會得到結(jié)果,,反而帶來傷害,。本質(zhì)上這是一種交易,且未經(jīng)溝通和對方認可,。投資有風險,,可能得不到想要的,或者得到的不是想要的,。麥琳把自己的人生都付出了,,以李行亮為中心活著,但李行亮有自己的事業(yè)和圈子,,無法像麥琳一樣投入,。她希望占李行亮100%,,但這永遠不可能夠。因此,,她一直覺得李行亮不夠愛她,。
在這種交易中,付出者到最后都會非常委屈,。當我們覺得該收獲時,,發(fā)現(xiàn)對方并沒有拼命為這些付出買單,甚至習慣了我們的付出,,理所當然地讓我們繼續(xù)付出,,于是委屈、憤怒,、不甘涌上心頭,。我們開始為自己聲張,拿出賬本算賬,。這時,,對方會愕然:原來你說的愛都是投資啊。即使遇到善良的伴侶,,補償也很難長久,。一方面,我們要求的回報很大,,對方不可能做到,;另一方面,對方會在回報中懷疑過去的愛,,疲憊不堪,,最后也開始算賬,。
除了內(nèi)心的可悲,,行為上也會慢慢變“壞”。我們會去做一些事情來破壞關系,、破壞他人良好的感覺,。麥琳不斷強調(diào)自己的付出,索取認可,,這讓人感到生氣,。她的好不是發(fā)自內(nèi)心,而是表面的,。她對付出的認可具有獨占性,,難以認可他人的付出。她讓別人痛苦,,以此獲得共鳴和理解,,但這樣的方式并無法讓她得到真正的共鳴。
所有的付出者,最后一定會經(jīng)歷絕望,。無論怎么付出都無法獲得想要的愛,、認可、共鳴,,甚至反而不被尊重,。葛夕幾天時間就對麥琳的哭感到麻木,李行亮哄了十幾年,,最后發(fā)現(xiàn)沒有用,,開始自我懷疑。楊子為了賭約四次提起麥琳的傷心事,,他們沒注意到這樣很不尊重麥琳,。看到麥琳年輕時的照片,,對比現(xiàn)在的畫面,,令人嘆息。
作為一名咨詢師,,對絕望并不抗拒,。絕望是必然,也會帶來新的生機,。小時候我們?nèi)睈?,缺的是一小碗的愛,但當我們被迫以“付出獲得愛”的方式成長后,,這個小碗沒有被填滿,,反而變成了更大的碗。懂事付出被夸獎時,,不會發(fā)自內(nèi)心覺得被愛,,我們會敏銳發(fā)現(xiàn),他們不是愛真實的我們,。這個更大的空碗,,沒辦法轉(zhuǎn)接給伴侶負責,他們是另一個獨立的個體,,沒有能力也沒有義務填補這么多年的空洞,。曾經(jīng)造成空洞的父母本身也有局限,他們?nèi)绻心芰υ缇吞顫M了,。
這個絕望值得每個付出者為自己的過去哭一哭,,但也讓我們從過去的模式解脫,重新面對現(xiàn)實:如何填補這一大碗空了的愛,?
首先,,澄清對愛的認知,。意識到“付出獲得愛”是無效的,而且會傷害自己和他人,。其次,,意識到過去無法獲得愛,不是因為付出不夠,,而是養(yǎng)育者迫于種種局限,。有的父母自己小時候也被忽視,沒有愛與被愛的經(jīng)驗,;有的父母忙碌于生活,,意識不到愛的重要性;也有的父母就是沒有愛,。唯一確定的是:他們無法給到足夠的愛,,不是我們不值得被愛,而是他們沒辦法給到,。
澄清之后,,建立新的愛的方式。首先,,承擔被愛的責任,。我們需要意識到,自己是被愛的第一責任人,,這個大空洞只能自己去補,。先認真地看見自己,這是最缺的也是渴求的,。麥琳在李行亮覺得離不開她時很感動,,因為那一刻,她的價值被看見了,??匆娮约哼@些年錯信了有回報,付出得好辛苦,,到最后卻很失望,,真是好委屈,,好不容易,。看見不曾被填滿的心,,從小就帶著匱乏成長,,內(nèi)心一定很難受,很不自信,,才會錯信這樣的信念,,讓自己一再去付出,。
試著去滿足一部分需求。當我們目光朝向外面,,掏空自己,,就會忘了自己需要什么,自己渴望什么,。關注身體,,關注愿望。做什么時候身體會舒服,,吃什么時候身體會滿足,,穿什么時候身體會自在,看到什么時會想去做,,曾經(jīng)哪些讓自己感受到快樂,。問這些問題,然后一點點自我滿足,,并體驗滿足的感受,。這些感受可能是陌生奇怪,但一定會有些喜悅開心,,覺得在這個世界能享受這些很不錯,。滿足需求,能填補內(nèi)心的匱乏,。更重要的是,,它能給我們一個暗示:我值得享受這樣的生活,我值得被滿足,。最終指向一個新的信念:我值得被愛,,被好好對待。
其次,,讓關系成為愛的輔助,,并感恩。篩選好的關系,,對方會真的欣賞我們,,并為我們做一些事,即便可能做不到最想要的,,但他們發(fā)自內(nèi)心,,這本身就有療愈作用。試著不去做太多,,而是做開心的事情,。克服沒有付出就沒有愛的恐懼,,在關系中做真正開心的事,,體驗輕松和自在,。不再預設對方?jīng)]法給滿分的愛,而是把點滴開心接受,,感恩對方愿意給予,。最后,把愛放進心里,,滋養(yǎng)內(nèi)心,。別人的一點點愛,對自己的一些些愛,,都是純粹的愛,。當體驗到這些愛,而不是抱怨愛不夠,,心情會不一樣,,自我認同也會不一樣,會覺得值得這一切,,并繼續(xù)創(chuàng)造更好的一切,。因為體驗到了美好,也想和別人聯(lián)結(jié),、分享美好,,給別人創(chuàng)造愛。
8月18日,加沙地帶再次遭受了以色列軍隊的猛烈轟炸,,多地遭到空襲,,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中,,受害者中包括無辜的婦女和兒童,。
2024-08-19 10:20:57加沙一母親和6個孩子被炸死11月27日,作家傅首爾在社交平臺上發(fā)布播客,,首次談到了她對《再見愛人4》和嘉賓麥琳的看法,,引起了廣泛關注
2024-11-29 09:51:05傅首爾談麥琳耳帝發(fā)長文談麥琳,!感覺麥琳只是一個代號,大家討論嘴上是麥琳,,心里都是自己的事,!耳帝的文字能力太強了
2024-11-20 11:06:34耳帝發(fā)長文談麥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