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祭祖,,當然是慎終追飲水思源,是發(fā)揚中華文化傳統(tǒng),;拜謁中山陵,、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與參訪抗戰(zhàn)遺跡等,則是在探尋兩岸共同歷史記憶,,從歷史和文化領(lǐng)域固緊兩岸聯(lián)結(jié),,找到兩岸共鳴點。當馬英九在南京中山陵高呼“和平奮斗,、振興中華”時,,感動了無數(shù)的兩岸中國人。他也曾公開說,大陸和臺灣是中國的兩個地區(qū),,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這樣的表態(tài),,在民進黨不斷“去中國”的政治操作背景下,意義非同尋常,。
那這一次,,馬英九除了出席“海峽兩岸青年冰雪節(jié)”活動,在黑龍江,、在四川,,還有哪些行程呢?目前尚未公布,,但相信會有精心設(shè)計與安排,。
再一個觀察點,當然是馬英九這次訪問大陸將有哪些重要會見,,會不會再次走進校園,,這也是兩岸輿論關(guān)注的重點。走進大學校園,,增進青年人之間尤其是大學生的交流,,是他前兩次“登陸”共同的主題。
總體上,,馬英九在兩岸關(guān)系中有他特殊地位與重要貢獻,。比如,他在臺灣執(zhí)政的八年中,,堅持“九二共識”,,在雙方共同努力下,開創(chuàng)了“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大發(fā)展”的嶄新局面,,成為1949年以來兩岸關(guān)系最好時期,。
面對民進黨否定“九二共識”,在臺海兵兇戰(zhàn)危情勢下,,馬英九雖然早已卸任,,但他在促進兩岸和平的道路上勇敢向前,不懼被民進黨“抹紅”,,盡其所能傳遞“要和平,,要發(fā)展,要交流,,要合作”的兩岸主流心聲,,堅信多一分接觸,,兩岸就多一分情誼,友誼越深厚,,兩岸沖突發(fā)生的幾率就越低,。
從青年交流著眼,謀兩岸長久和平——這是馬英九的良苦用心,。
海峽導報記者 吳生林
昨天下午,,超強臺風“摩羯”首次登陸海南文昌沿海,隨后在晚間22點20分左右,,再次于廣東省徐聞縣角尾鄉(xiāng)登陸,,風力達到驚人的17級
2024-09-07 13:26:57摩羯將第三次登陸!記者“抱團”出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