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母親非常堅強,她說我父親的工作絕對不能拖他的后腿
,,絕對不能讓他分心,。
記者:但是對你母親而言承受的壓力太大了。
黃燕妮:她是壓力很大,,但是她從不表露,。我們在葫蘆島那時候,我們燒的是煤,,一個月300斤煤,,我們住在樓上,,這300斤煤你要從樓下把它運到樓上去,。人家家里有男勞動力的話,,可能幾下子就搞上去了,。我爸爸總不在家,我和我媽媽倆,,那時候我也小,,十來歲,,一簸箕一簸箕地往上端,,一臉盆一臉盆地往上端,300斤煤不知要跑多少趟,,把它搞到樓上去,,我們都能自己想辦法解決,。
1980年,23歲的黃燕妮通過招考,,進入父親所在的719所從事技術(shù)研究工作,,從而實現(xiàn)了小時候要坐在父親對面辦公的夢想,。
記者:和父親會有工作上的交集嗎,?
黃燕妮:沒有,,他是負責總體的,我們專業(yè)不同,,而且在我們單位,,保密性比較強,不能去打聽別人的科研在干什么,,在做什么項目,,沒有的。
記者:但是真正地做到在同樣的工作環(huán)境里,,你會對父親有什么新的認知嗎?
黃燕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