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1日,,紐約股市三大股指收盤顯著下跌,,三大指數均跌超2%,再次迎來“黑色星期一”,。美股開盤即出現下跌趨勢,。截至收盤,道瓊斯工業(yè)平均指數收跌971.82點,,跌幅2.48%,,標準普爾500指數收跌2.36%,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跌2.55%,。
盡管資本市場表現不佳,,美國政府仍決定對東南亞國家的太陽能制造商征收高額關稅。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商務部在完成長達一年的反補貼和反傾銷調查后,決定對馬來西亞,、柬埔寨,、泰國和越南的太陽能制造商征稅,最高稅率高達3521%,。具體而言,,越南將面臨395.5%的稅率,泰國為375.2%,,馬來西亞為34.4%,。由于未配合調查,柬埔寨的太陽能產品將被征收3521%的關稅,。
部分主要制造商還將面臨特定公司的額外關稅,。例如,位于馬來西亞的晶科能源公司面臨41.56%的關稅,,位于泰國的天合光能面臨375.19%的關稅,,而位于越南的晶澳太陽能公司可能被征收約120%的關稅。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將在6月就上述決定進行投票,,以確定最終的關稅水平,。
去年4月,七家在美國經營的太陽能制造商提交請愿書,,呼吁拜登政府保護其在美國太陽能行業(yè)的數十億美元投資,。這些企業(yè)指控在馬來西亞、柬埔寨,、泰國和越南設有工廠的中企涉嫌傾銷并接受不公平補貼,,導致美國產品缺乏競爭力,。
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從這四個國家進口了價值129億美元的太陽能產品,。然而,,在美國政府發(fā)出關稅威脅后,全球太陽能貿易格局發(fā)生變化,。今年,,美國從馬來西亞、柬埔寨,、泰國和越南的進口量大幅減少,,而老撾和印度尼西亞等國的太陽能電池板出貨量卻有所增加。
美國太陽能產業(yè)協(xié)會批評稱,,這些關稅將損害美國太陽能生產商的利益,,因為它們會提高進口太陽能電池的價格,影響許多依賴進口組件的本土企業(yè),。彭博社也指出,,雖然某些制造商可能會受益,但關稅政策將加劇太陽能行業(yè)的不確定性,,并擾亂全球供應鏈和市場,。
在慕尼黑安全會議當地時間15日舉行的“貿易戰(zhàn)與和平”主題討論會上,,多名政商界人士批評美國方面近來頻繁發(fā)出關稅威脅的行為,。
2025-02-17 10:05:20多國政商界人士批美揮舞“關稅大棒”自今年初上任以來,,美國特朗普政府不斷加高“關稅墻”。4月2日,,特朗普簽署關于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宣布美國對貿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準關稅”,并于4月5日生效
2025-04-11 08:45:57中方強硬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