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第十個“中國航天日”到來,。國家航天局宣布,計劃于2029年前后發(fā)射的嫦娥八號將開放200千克載荷資源用于國際合作,并與之前的嫦娥七號任務共同開展科學探測和資源開發(fā)利用驗證試驗,,為國際月球科研站建設奠定基礎,。
國際月球科研站一直備受國際社會關注,。4月23日在上海召開的國際月球科研站開發(fā)者會議上,,多國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了該科研站未來的合作模式與協(xié)同發(fā)展路徑。
國際月球科研站是由我國倡議發(fā)起,、多國參與建設的項目,,位于月球表面和月球軌道,以“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發(fā)展”為宗旨,。該科研站是長期自主運行、短期有人參與,,可擴展,、可維護的綜合性科學實驗設施,具備地月往返,、能源供應、中樞控制,、通信導航,、月面科考和地面支持等能力,持續(xù)開展科學探測研究,、資源開發(fā)利用,、前沿技術驗證等多學科、多目標的綜合性科學和技術活動,。
國際月球科研站建設計劃分兩步進行:2035年前完成基本型建設,,2045年前完成拓展型建設。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都是國際月球科研站基本型的內容,,目前研制進展順利,。后續(xù)將與合作國家共同商量推進。目前,,我國與合作國家確定了科學實驗,、資源開發(fā)等五大科學目標。實現(xiàn)這些目標還需“地月往返”等配套技術驗證,。若順利完成,,將為全世界提供一批寶貴的科學成果,進一步提升我們對月球的認識和利用水平,。
本次國際月球科研站開發(fā)者會議旨在推動多項工作,。國際月球科研站建設倡議已得到世界多國響應,17個國家和國際組織,、50多個國際科研機構加入合作,。會議通報了進展情況,統(tǒng)一了科學目標認知,。各方將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聯(lián)合論證科學與應用目標,討論月面選址,、科研作業(yè)平臺初步方案,,并確立各自分工。未來,將共同開展工程聯(lián)合研制,、工程和科學搭載,、地面設施建設、國際規(guī)則制定和人才教育培訓等共建活動,,共享地面試驗設施,,共同開展科學研究,共享科學成果,。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在中國醫(yī)學發(fā)展大會上發(fā)布了《中國2024年度重要醫(yī)學進展》,,共13項
2025-04-20 20:08:0213項重要醫(yī)學進展發(fā)布法國高等教育和科研部宣布,4月18日正式啟動“選擇法國科研”平臺,,旨在利用全球科研人員流動的機會,,吸引國際學者赴法或赴歐進行研究
2025-04-20 13:29:42法國啟動吸引國際人才新平臺12月31日,蔡磊團隊發(fā)布了年度報告,。2024年,,該團隊推動了10條藥物管線進入臨床階段,漸愈互助之家科研平臺的患者注冊量突破15000人
2024-12-31 22:49:52蔡磊團隊報告挪威研究與高等教育大臣西格倫·奧斯蘭于2日宣布,,鑒于美國等國科研人員的處境,,挪威政府啟動了一項旨在吸引國際尖端科研人才來挪威工作的計劃,。該計劃意在提升挪威學術機構的科研質量和國際化水平
2025-06-03 21:09:23挪威啟動新計劃吸引國際科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