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考隊員在南極羅斯海進行了首個秋冬聯(lián)合航次科考,。在秋天的南極,,各個領域都存在大量的未知,這次考察隊的隊員們在南大洋各類海域,,布放了大量浮標,,這些浮標做什么用?
03:34
總臺央視記者王楠:在秋天的南極進行大洋科考,,對船上的所有人來說,都是一項全新的嘗試,。在艉甲板,,來自中外的科學家們正在嘗試布放冰浪浮標。
來自上海交通大學海洋學院的周朦和澳大利亞年輕科學家瑪塔結成“老少組合”,,進入吊籠,,要去冰面上布放浮標。
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隊南極羅斯海聯(lián)合航次隊員瑪塔·斯坦特拉:這個浮標是測量冰顛簸的加速度,、運動,,還有冰和浪之間的關系。我們希望實驗可以延續(xù)到今年年底,,一直到春天來臨的時候,,我們會研究整個冬天大氣和海洋對冰的形成的過程。
絞車把吊籠平穩(wěn)放在了目標海冰上,,周朦和瑪塔互相配合,,很快把兩個浮標固定在了冰面上。周朦說,,這個浮標能通過測量冰顛簸的加速度,,測量冰漂流的運動特性,從而研究海浪和海冰如何相互作用,。
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隊南極羅斯海聯(lián)合航次首席科學家顧問周朦:如果沒有浪,,冰就結成一塊了,有浪有風以后,,它就會開裂,,會漂動,相對來說它容易融化,。陽光也可以透過冰到海水里面去,,促進冰和海相間的時候,海水里面的初級生產(chǎn)力,,促進生態(tài)系統(tǒng),。
而在這片海域上,漂浮著很多的蓮葉冰,,一朵一朵仿佛盛開在海面上,。這次瑪塔要布放的就是蓮葉冰浮標,。
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隊南極羅斯海聯(lián)合航次隊員瑪塔·斯坦特拉:蓮葉冰浮標是一種新型浮標,這是我們第一次布放,,我們希望能獲取一些數(shù)據(jù),。大部分是位置信息,能夠通過衛(wèi)星盡可能長時間對它們進行追蹤,,幫助我們理解整個季節(jié)當中,,蓮葉冰發(fā)展的不同階段的動力過程。目前這個季節(jié)是海冰生長季,,在未來幾個月,,冬季到來時,海冰動力過程會發(fā)生很大變化,。
不僅是和海冰相關的各類浮標,,在相對開闊的水域,海浪漂流浮標也在布放中,。
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隊南極羅斯海聯(lián)合航次隊員黃禾:咱們這個標主要是測海水一個流速,,即拋式的,不需要回收的浮標,,數(shù)據(jù)也是靠衛(wèi)星返回到國內(nèi),。驗證我們自主研發(fā)的裝備,再一個就是看數(shù)據(jù)的可靠性,。
蔡永慶是海冰組組長,,這次他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和中外隊友一起布放海洋表層漂流浮標,、海冰漂浮浮標,、浪-冰浮標等五種浮標,這些浮標將用于監(jiān)測表層海水流速,、海冰運動以及與海浪的相互作用等,。
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隊南極羅斯海聯(lián)合航次隊員蔡永慶:海冰是我們地球系統(tǒng)組成的關鍵部分,對我們地球的能量平衡,,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它以高反照率將大量的太陽輻射返回太空,會有效降低極地的升溫,。另外一個方面,,它作為大氣與海洋一個天然的屏障,可以調(diào)控它們之間的熱交換,,從而影響大洋環(huán)流和地球氣候系統(tǒng),。
21天"南極之旅"卻沒到南極,,4.4萬票價郵輪公司退款50%游客不買賬:"最想玩的沒玩上
2024-12-06 19:57:004萬票價的南極之旅卻沒到南極南極秦嶺站一歲啦~看看一年來它交出了怎樣的科研成績單,?南極秦嶺站是新時代我國建成的第一個常年科考站,今天(2月7日)是秦嶺站開站一周年的日子,。
2025-02-07 08:45:23南極秦嶺站一歲啦今年是中國極地考察40周年,。12月1日,正值世界南極日,,我國南極中山國家大氣本底站正式業(yè)務運行
2024-12-02 13:06:03南極中山國家大氣本底監(jiān)測站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