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1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如果與他(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會面是一件可行的事,我肯定會這么做,,并且會感到榮幸,,但前提是情況要允許?!彼倪@一最新表態(tài)在美激起軒然大波,,白宮發(fā)言人斯派塞隨后解釋說,“情況允許”首先是指朝鮮“立即停止挑釁性行為”,,他進一步強調,,從目前的情況看,,不存在美朝領導人會面的可能性。
特朗普表達了從美國角度看一時恐難實現(xiàn)的愿景,,但他能這樣說話,對緩和半島緊張總歸不是壞事,。美國一方面軍事施壓,,一方面探討美朝舉行峰會的可能性,這至少比華盛頓僅僅向平壤揮舞大棒要好一些,。
當前半島局勢高度緊張,,也相當混亂。各方的表態(tài)都不少,,美朝的表態(tài)尤其多,,但它們顯得真真假假的,比如美方的底線究竟在哪里,,外界并非看得很清楚,。有可能是朝鮮不能擁有可以打到美國本土的洲際彈道導彈吧,朝鮮越接近獲得那一技術,,美國對朝軍事攤牌的決心將越真實,。
中國的底線應當更加清楚些,那就是朝鮮核活動決不能污染中國東北,。由于豐溪里核試驗場距中朝邊境最近處只有70多公里,,朝鮮對核爆的控制能力又是有限的,朝方每搞一次當量更大的核試驗,,污染中國東北的危險就增加一分,,所以中國通過制裁朝鮮阻止其開展新核試驗的決心是堅定不移的。
鑒于朝鮮核武器與導彈最終將會合二為一,,反對朝鮮發(fā)展核導技術實則成為中美的共同關注,。但是美國畢竟離朝鮮半島很遠,不少中國人擔心華盛頓在把朝核問題搞成一個推中國往里跳的陷阱,,他們對美國陰謀的警惕要高于對朝鮮發(fā)展核導技術的擔心,。
不能排除美國解決朝核問題有一石兩鳥的意圖,部分國人的擔憂有其道理,。然而與美國對中國搞“地緣政治包圍”的潛在危害比起來,,朝鮮核試污染中國東北的現(xiàn)實危險顯然更加緊迫。盡最大努力促平壤停止核試驗,,也因此應當成為中國在半島問題上壓倒其他考量的首要目標,。
70多公里的距離是什么概念?它大致相當于學者們在北京通州的一個會議室里討論半島地緣政治時,朝鮮的核試驗就在八達嶺一帶進行,。這是一個完全容不得心存僥幸的距離,。我們不妨想想看,隨著朝鮮核試驗當量的不斷擴大,,萬一核試出現(xiàn)重大泄漏,,污染物擴散到中國東北,那將形成多么強烈的社會震動!
可以肯定的是,,一旦那樣的意外發(fā)生,,幾乎沒有什么地緣政治震蕩所產(chǎn)生的沖擊可以與之相比,。那一幕沒有出現(xiàn)時,,我們沒必要制造社會恐慌,但是對那種風險的防范一刻也不能松懈,。中國的半島政策應當以排除那一風險為中心,,我們的各種預案需要十分扎實、縝密,。
無論北京與華盛頓有多少分歧,,雙方圍繞阻止朝鮮開展新的危險核導活動的合作都至關重要。雙方都不應在這當中算小賬,,把過多心思用在防止被對方占了便宜,、鉆了空子上。只要有利于迫使朝鮮停止核導試驗和促使談判重啟的事情,,雙方都應當做,。美國除了施壓,尤其要邁出向朝鮮提供安全保證的關鍵步子,。
朝核問題是未來一段時間里中國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之一,,它嚴重危害中國安全利益,而解決它的鑰匙又不在北京的手里,。中國不管不行,,管太猛了或管得不對又會更對自己不利。它將檢閱中國的實力,,考驗我們的智慧和魄力,。
更多精彩請點擊:新聞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