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8日傍晚出席中國駐日大使館主辦的國慶節(jié)慶?;顒?,這是相隔15年后日本首相第一次出席中國使館舉辦的慶?;顒?。在當前關系低迷的情況下,,這是安倍政府發(fā)出的一個對中國的示好信號,。
安倍在中國使館表示,,希望力爭日本擔任主席國的日中韓首腦會談能在年內舉行,。他還表示:“希望屆時舉行日中首腦會談,,以促進關系發(fā)展,。”安倍還向中方提出,,“在我訪華之后,,希望習主席能訪日?!?/p>
自2012年日本將釣魚島“國有化”以來,,中日關系陷入自兩國邦交正常化以來最嚴重的僵局。安倍再次上臺后,,日本國家路線進一步右傾化,,外交完全倒向美國,日政府對中國則采取近乎對立的態(tài)度,。兩國的各種摩擦全面爆發(fā),,老問題變嚴重了,新糾紛不斷出現(xiàn),。
中日做了一些改善關系的努力,,日方的口頭態(tài)度經(jīng)常挺積極的,但它的實際表現(xiàn)則是另一種樣子,。它是針對中國的“自由與繁榮之弧”以及“價值觀外交”的積極倡導者,,在南海問題上也起了破壞作用,成為奧巴馬時期“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最活躍的配合者,。
然而與中國對立也讓日本付出了戰(zhàn)略代價,。首先日本對美國的戰(zhàn)略依賴加重,從而進一步失去了美國對它的尊重,。尤其是特朗普上臺后,,華盛頓對美日關系的要價明顯提高,而東京幾乎不再有與美討價還價的籌碼,。
另外,,為了與中國開展地緣政治競爭,日本在東南亞等有傳統(tǒng)影響力的地方失去了不少主動性,,外交成本隨之增加,。東京本來想借助美國的力量獲取對中國的結構性優(yōu)勢,但現(xiàn)實情形卻是,,它越來越多做了美國調試與中國關系的一大砝碼,。它根本左右不了華盛頓對北京的態(tài)度,而它的選擇則越來越少,。
經(jīng)過這5年的持續(xù)冷淡和摩擦,,中日兩國實際都積累了改善兩國關系的一些潛在意愿。對兩國來說,,結束僵持可以給兩國各自的整體外交形勢帶來重大改善,,那將是亞太地緣政治引人注目的動向,中日都將因此從華盛頓贏得更多尊重,。
但問題是,,這種改善會發(fā)生嗎?
中日當前的釣魚島之爭和歷史問題矛盾都有一定的表層性,。比如釣魚島的紛爭的確難以解決,,但它導致的中日沖突烈度與該紛爭的規(guī)模不相稱,。中日沖突有很大一部分是意氣之爭,這樣的感情對立既是容易繞開的,,又是最難化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