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民印象中,當年提出的上海城市精神,,與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如影相伴:上海進行了“全城總動員”,,組建了一支規(guī)模4萬人的志愿者隊伍,他們都穿著橙黃色衣服,,匯成了一股“橙色暖流”,。
這次特奧會的志愿者工作以及籌辦經驗,成為后來上海乃至全國舉行大型活動的寶貴財富,。
2007年4月18日,,習近平在出席上海市精神文明委全委會時,就曾指出,,上海辦特奧,、迎世博,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契機,,是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發(fā)展的極好機會。
習近平還指出,,利用重大活動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是一條成功的經驗,。他要求,必須從細微之處著手,,制定具體的,、可操作的措施,使廣大群眾自覺摒棄有礙觀瞻,、有損形象,、有悖科學,、有害健康的陋習,,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
“特奧會,、世博會早已相繼落幕,,但重溫這一理念和要求,仍有很強的指導意義,。習書記在上海時提煉的16字城市精神,,對上海來說,真是一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睍r任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朱匡宇翻開他的工作本回憶道,,當時習近平針對城市精神有過一段精辟的詮釋,,自己特地抄下來時常翻看:“上海是全國的上海,上海要更加堅定地在國家戰(zhàn)略下思考行動,。上海的發(fā)展絕不可能獨善其身,,上海的發(fā)展也絕不可以獨惠其身?!?/p>
無論是到中心城區(qū)還是到遠郊調研,習近平總是不忘提醒上海的各級干部,,要保護好歷史建筑,,保護好自然村落,保護好城鄉(xiāng)的歷史風貌,,妥善處理好保護與發(fā)展、改造與新建的關系,。他曾說:“城市中的老建筑,,應該像‘老人’一樣得到善待?!?/p>
2007年7月,,習近平利用周末,,來到蘇州河邊由老廠房改建的M50創(chuàng)意園區(qū)調研。
當時,,M50設計者,、同濟大學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張雪敏接到通知有接待任務,但他事先并不知道誰會來,。
張雪敏一邊等,,一邊跟朋友聊天喝茶竟忘了時間,直到工作人員來電,,才匆匆下樓,,一看竟然是市委書記習近平,一行寥寥數(shù)人,,輕車簡從,。
當時張雪敏感到很抱歉,但習近平表示沒關系,,他在門口指著墻上掛著的“中國大運河保護論壇”宣傳內容,,表示很感興趣,并詢問:“這個論壇很好,,為什么沒有請上海市政府作為主辦單位,?”
張雪敏回答說,這次是一個學術論壇,,大運河相關城市都參加了,,因為上海沒有運河,沒這樣的資源,。習近平表示,,上海是碼頭,外地的,、外國的都可以作為外部資源,,上海要提供平臺。
習近平隨即對身邊政府部門相關負責人說,,今后辦這樣的論壇,,建議把“上海市政府”寫上去。
近兩個小時的調研中,,習近平提了30多個問題,,問得很細。張雪敏從這些問題中,,感受到習近平對歷史,、建筑、工業(yè)等歷史遺產的保護非常重視,他也很關心城市更新中的創(chuàng)新,,關注如何通過保護和更新,,讓傳統(tǒng)文化煥發(fā)新的活力、形成新的產業(yè),。
“習書記當時提出的理念,,在上海后來的城市規(guī)劃建設中不斷延續(xù),城市更新取代了過去大拆大建的傳統(tǒng)模式,,城市歷史遺產保護的理念深入人心?!睆堁┟粽f,。
2007年8月9日,,習近平在南匯區(qū)調研。
當年7月的另一天,,習近平到青浦區(qū)調研。那天冒著高溫,,習近平從上午8時多一直調研到傍晚,,還專門去了朱家角古鎮(zhèn),,他沿街踏訪,,與古鎮(zhèn)的居民和游客親切交談,。
座談時,,習近平對在場的青浦區(qū)黨政干部們說:我看到有一篇文章上寫,有些古鎮(zhèn)全鎮(zhèn)充滿了“醬肘子的味道”,,我們這里管理得好一些,。他肯定了朱家角古鎮(zhèn)保護的特色,對當?shù)匾?guī)劃布局的控制給予積極評價,。
習近平特地叮囑當?shù)馗刹?,在上海這么一個時尚都市,像這種江南水鄉(xiāng),、明清風格,已經不多見了,,彌足珍貴,,要很好地保護。要切實保護我們的自然村落和城鎮(zhèn),千萬不能“千城一面”,。
2007年9月,,習近平在徐匯區(qū)調研時,聽取了關于徐家匯商業(yè)開發(fā)和徐匯歷史風貌保護區(qū)的情況匯報,,還登上港匯廣場1號樓的頂樓,,在220多米高的樓頂俯瞰徐家匯全貌。
看到武康大樓等老建筑后,,習近平對上海的城市文脈流露出濃厚的感情,。他說,上海歷史風貌的價值精華就在4000多幢老建筑,,如果這些老建筑消失了,,上海的文脈就切斷了,歷史風貌就沒有了,,城市特色也就沒有了,。對于歷史風貌區(qū)要防止大拆大建,切實傳承好歷史文脈,。
市第九次黨代會上,建設文化大都市的奮斗目標首次被寫進市黨代會報告,。經濟是基礎,,文化是靈魂。實現(xiàn)文化繁榮發(fā)展是提升大城市軟實力的客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