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卡2卡3卡4卡5卡6卡_99RE6在线观看国产精品_99欧美日本一区二区留学生_成人国产精品日本在线观看_丰满爆乳在线播放_免费国产午夜理论片不卡_欧美成 人影片 免费观看_日产中字乱码一二三_肉感饱满中年熟妇日本_午夜男女爽爽影院免费视频下载,民工把我奶头掏出来在线视频,日韩经典亚洲,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无码

中華網

設為書簽Ctrl+D將本頁面保存為書簽,,全面了解最新資訊,,方便快捷。
軍事APP
當前位置:新聞 > 政務新聞 >

新中國軍服發(fā)展歷程:歷次國慶閱兵亮相幾式軍服,?

新中國軍服發(fā)展歷程:歷次國慶閱兵亮相幾式軍服,?
2017-10-02 20:39:08 中國軍網

自1949年開國大典閱兵式之后,,從1950年國慶一周年至1959年國慶十周年,我國連續(xù)在天安門舉行了十次閱兵式,;此后,,又在1984年國慶三十五周年、1999年國慶五十周年,、2009年國慶六十周年,,各舉行了一次閱兵式。在歷次國慶閱兵式上,,受閱部隊穿著不同時期的軍服,,展示了新中國軍服發(fā)展的光輝歷程。

開國大典閱兵式——49式軍服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盛大的開國大典。

開國大典閱兵式的順序是“海,、陸,、空”,海軍排在第一位,。來自華東軍區(qū)海軍與東北的安東海軍學校的的兩個方隊昂首率先走過天安門,,代表著新中國最早的海軍。人民海軍方隊格外引人注目,,這不僅因為海軍是新出現的軍種,,也是因為海軍的服裝特別——海軍官兵佩帶海軍帽徽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胸章。軍官戴大檐帽,,士兵戴水兵帽,。軍官服裝為中山裝式,,四個貼袋,,袋蓋有明扣,扎白色武裝帶,;士兵服裝樣式為水兵服,,有披肩,上衣下擺扎進褲子里,。軍官,、士兵都穿黑皮鞋。不過,,開國大典閱兵式上的海軍服裝,,是為閱兵定制的,并不是海軍的制式服裝,。

開國大典,,穿海軍軍官服的旗手,。

參加開國大典的水兵方隊

陸軍參加閱兵的有步兵、炮兵,、騎兵,、裝甲(戰(zhàn)車)兵等多兵種的上萬人。受閱部隊的著裝,,就是當時陸軍的所配發(fā)的服裝。服裝的樣式,、顏色是1949年初確定的,。

開國大典時受檢閱的步兵陣容

為適應解放戰(zhàn)爭戰(zhàn)略決勝期的形勢發(fā)展,1948年12月至1949年1月中央軍委后勤部召開全軍后勤會議,,對全軍的軍服樣式,、顏色、尺寸作了統(tǒng)一規(guī)定,,服裝顏色確定為草綠色,,材料為棉平布;帽子改為圓形短檐帽(這種帽子后來被稱為“解放帽”),,佩戴“八一”紅五星金屬帽徽,;軍衣分為干部、士兵,、步兵和騎兵,,士兵軍上衣肩部加增強補片,炮兵和騎兵的軍褲為馬褲式,,襠部,、膝部加增強補片;標志符號由臂章改為胸前佩戴“中國人民解放軍”黑字白底紅邊的布胸章,。這是我軍歷史上的第一次統(tǒng)一服裝樣式和色彩。服裝的樣式,、顏色等雖然確定下來了,,但由于戰(zhàn)事緊迫,各大野戰(zhàn)軍又在相對獨立的區(qū)域作戰(zhàn),,全軍軍服并沒有很快統(tǒng)一,,至少是1949年上半年還是“各行其是”。到了1949年下半年,,各部隊才陸續(xù)更換統(tǒng)一服裝,。

1949年10月參加開國典禮閱兵式的部隊穿的就是這種軍服。當時這種服裝并沒有正式命名為什么“式”,,但是在1950年,、1951年的一些文件中稱其為“四九年式”。參加開國大典閱兵式的步兵,、炮兵,、騎兵都是穿著49式軍服,頭戴繳獲的鋼盔,;戰(zhàn)車(裝甲)兵則穿著坦克服,,戴坦克帽。

空軍派出17架戰(zhàn)機參加閱兵,,沒有徒步方隊,。

參加開國大典的騎兵部隊

1950年~1954年五次國慶閱兵——50式軍服

從1950年國慶一周年到1954年國慶五周年,這五次國慶閱兵,,受閱部隊都是穿著50式軍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我軍開始正規(guī)化,、現代化建設,,很快由單一軍種發(fā)展為陸、海,、空諸軍兵種合成軍隊,。軍隊供應方式也由分散的就地籌措、取之于敵,,轉變?yōu)橹饕揽繃壹薪y(tǒng)一供應,。為適應軍隊正規(guī)化建設的需要,我軍于1950年統(tǒng)一了全軍軍服式樣,,稱“50式”軍服,。50式軍服是解放后我軍第一次全軍統(tǒng)一裝備、統(tǒng)一制式,、統(tǒng)一標準的軍服,。統(tǒng)一的軍服有利于統(tǒng)一組織生產供應,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全軍整齊劃一,、統(tǒng)一指揮管理,對于軍隊正規(guī)化,、現代化建設意義非凡,。

50式軍服是我軍歷史上第一次分為不同軍種的服裝,其中,,空軍服裝樣式和陸軍基本相同,,只是顏色不同;而海軍則自成體系,,與陸,、空軍完全不同,。50式海軍軍服式樣借鑒了辛亥革命以來中國海軍服裝,同時也參考了友好國家及國際通用的海軍服裝,。

1950年國慶閱兵,,身穿50式軍服的步兵部隊接受檢閱。

1950年國慶閱兵,,騎兵的白馬隊,。

50式軍服按陸、海,、空三軍,,干部、戰(zhàn)士,,男軍人,、女軍人,夏服,、冬服等區(qū)分,。全軍干部、陸空軍戰(zhàn)士夏季均戴大檐帽,;陸空軍戰(zhàn)士夏服上衣為套頭式,,緊袖口;全軍女軍人夏服為連衣裙,,冬服為列寧服,。陸、海,、空軍佩帶統(tǒng)一制式的“八一”五角星帽徽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胸章,。

50式軍服最漂亮的要數女軍人的連衣裙了,那是一種仿蘇式裙服,。當時中蘇關系正處于“蜜月期”,,做為是東方陣營的“老大哥”,蘇聯(lián)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乃至風俗等各個方面對當時的社會主義國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50式軍服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借鑒了蘇軍服裝樣式,如大檐帽,、套頭衫,。而女軍人的連衣裙則完全是“布拉吉”(俄語連衣裙的音譯)的軍隊版,體現了蘇聯(lián)革命文化給我們帶來的深刻影響,。

50式軍服裝備全軍后不久,,又根據國家和軍隊的實際作了多次修改,、補充,如增加干部呢服,,陸軍大檐帽平時改為解放帽,,女軍人改戴無檐帽,海,、空軍帽徽分別加鐵錨和飛翅,,戰(zhàn)士套頭單衣改為前開襟式、散袖口,,等等,。

1950年國慶閱兵,海軍方隊,。

1950年國慶閱兵,,空軍某航校方隊。

1954年國慶閱兵式上,,步兵方隊雖然也穿著50式軍服,,但軍服式樣與1950年閱兵時已經有所改動:緊袖口的套頭單衣改為前開襟式、散袖口,。

1955~1959年五次國慶閱兵——55式軍服

1955年國慶六周年至1959年國慶十周年的五次國慶閱兵,,受閱部隊均穿著55式軍服。

1955年,,為配合軍銜制的實施,,全軍裝備新式軍銜服裝——55式軍服。55式軍服是我軍軍服史上一次比較大的改革,。首次突破了我軍單一制式軍服的歷史,,將軍服分為禮服和常服兩大類,品種有了很大增加,,用料也明顯改善,,禮服和校以上軍官常服采用了毛料,軍銜和勤務識別標志也比較系統(tǒng),,使我軍軍容儀表有較大改善,,這是我軍軍服發(fā)展史上一個新起點,是一次成功的改革,。

1955年國慶閱兵上,,受閱部隊官兵陸、海,、空三軍官兵身著嶄新的55式軍銜服裝,,佩帶軍銜肩章、領章和軍兵種勤務符號和新式帽徽,部隊軍容儀表煥然一新,,展示了威武嚴整的軍容,,受到海內外人士的注目。

1955年10月1日,,身著55式將官禮服在天安門城樓觀禮的高級將領,,右起:陳賡大將、粟裕大將,、肖華上將,、洪學智上將。

穿新式軍服的三軍代表在天安門觀禮臺上,。

1955年國慶閱兵式,,著陸軍夏常服的受閱部隊。

1955年國慶閱兵式,,著海軍校官禮服和水兵禮服的海軍方隊,。

1955年國慶閱兵式,著空軍校官禮服的受閱部隊,。

1955年國慶閱兵式,,身著新式軍裝的裝甲兵軍官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

1955年國慶閱兵身著新軍服,、頭帶船形帽的步兵方隊,。

從1958年起對55式軍服陸續(xù)作了一些改動,主要是軍官平時佩帶新制式軍銜領章,,現行的肩章和領章在節(jié)日,、集會、出國或外交等場合佩帶,;士兵冬常服均由緊袖口改為散袖口,;各級軍官的夏常服、尉級軍官的冬常服(包括大衣),,均改為平布制作,;陸、空軍士兵的船形帽改為解放帽,,軍官大檐帽作為節(jié)日,、外交等場合佩帶肩章時戴用,平時也改為解放帽,。至此,,包括服裝用料、肩領章和軍帽制式的改革一起,,統(tǒng)稱為58式服裝,。

60年代初,,我軍進行了以冬服結構配套為主要內容的改革,形成了以罩衣,、緊身棉衣、絨衣褲,、襯衣褲等組成的多層次冬服系列,。1962年定型生產,定名為“62式”,,于1964年裝備部隊,。62式服裝的裝備,結束了我軍長期以來冬服單一層次的“老棉襖”歷史,,改善了冬服的調節(jié)性能和衛(wèi)生性能,,把我軍軍服整體水平提高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1959年國慶十周年,,朱德元帥在天安門城樓觀禮,。

1959年國慶閱兵,傘兵方隊,。

1969年建國二十年大慶閱兵——65式軍服

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我國遭受三年自然災害,為了厲行節(jié)約,,中共中央決定從1960年起不再搞國慶閱兵,。到了1969年二十年大慶,搞不搞閱兵,,當時也是有幾套方案,。最后決定,閱兵不單獨搞,,為了體現全民皆兵和軍民團結,,軍隊方隊和群眾方隊一齊走。

1969年國慶節(jié)慶接受檢閱的解放軍方隊

雖然后來列舉歷次國慶閱兵的資料都沒把1969年這次算上,,但據當年參加過檢閱的戰(zhàn)士回憶,,當時的的確確就叫閱兵(《特殊時期的國慶大閱兵一一1969年國慶20周年親歷閱兵紀實》,載《黨史天地》2009年第10期,,作者趙軍),。整個受閱部隊人數達到兩萬人。受閱部隊的排列順序是:國旗方隊,、國徽方隊,、陸軍方隊、海軍方隊,、空軍方隊等,,共10個方隊,都穿著65式軍服。特別是最后一個刺殺方隊,,幾百名戰(zhàn)士個個紅領章,、紅帽徽、綠軍裝,、白手套,、翻毛皮鞋,手持半自動步槍,,行進間做刺殺動作,,精神抖擻,殺聲震天,,給敢于來犯之敵以強憾的震懾力,。

身著65式軍服的步兵方隊。

當年受閱的戰(zhàn)士,,在天安門廣場留影,。

65式軍服是1965年我軍取消軍銜制后中央軍委批準裝備的制式服裝。65式軍服與55式服裝的主要區(qū)別是:取消大檐帽和女軍人無檐帽,,全軍男女軍人均戴解放帽,;取消軍銜肩領章,一律佩帶紅五星帽徽和全紅領章(被稱之為“一顆紅星頭上戴,,革命的紅旗掛兩邊”),;取消毛料服裝,干部與戰(zhàn)士由上衣口袋多少區(qū)分,;海軍海軍干部戰(zhàn)士軍服顏色一律改為灰色,,取消水兵服;女軍人夏裝取消裙服,。

1969年二十年大慶之后,,65式軍服又有三次修改調整。

第一次是71式軍服,。1971年定型生產的滌,、錦、棉三元混紡布單衣,,定名為“71式軍服”,,1973年裝備全軍。這種俗稱“的確良”的新式面料與棉布相比較,,具備挺括,、不縮水、洗后易干,、顏色鮮艷,、不易褪色,、重量輕等優(yōu)點,深受廣大指戰(zhàn)員歡迎和人民群眾的好評,。

第二次是74式軍服,。1974年5月1日,海軍恢復1965年前的服裝式樣和顏色,,干部戴大檐帽,,戰(zhàn)士穿水兵服、戴水兵帽,。全軍女軍人配發(fā)裙服,陸軍草綠色,,海,、空軍藏藍色;軍帽改為無檐軟帽,。這次部分改動的軍服被稱作“74式軍服”,,使過于單調的65式軍服在一定范圍內得到改觀。

第三次是78式軍服,。1978年我軍服裝以減輕重量為主要目的,,進一步擴大合纖材料的使用。這次服裝改革定名為78式軍服,,將冬服罩衣,、棉衣和大衣面料改為滌卡布料,增加服裝品種,,改進生產工藝,,減輕單兵負荷量。

1984年國慶三十五周年閱兵——85式軍服

改革開放后,,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改革我軍體制單一、樣式呆板,、面料落后的服裝勢在必行,。總后勤部于1981年開始組織研究,,中央軍委1984年1月批準改革方案,,計劃在1985年恢復軍銜制時裝備部隊,因此定名為“85”式軍服,。后因部隊精簡整編等問題,,恢復軍銜制推遲至1988年進行。而原計劃的換裝照常進行,,只是暫不佩帶軍銜識別標志,。

1984年2月17日,、3月2日中央軍委常務會議進一步討論了新制式服裝樣式和受閱部隊著裝問題,決定當年國慶閱兵時,,受閱部隊及指揮人員一律著軍委批準的新制式夏季服裝,,佩帶新式帽徽、肩章,、領章,。參加檢閱、觀禮及有關人員一律不著新制式服裝,。

1984年國慶節(jié),,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盛大的國慶三十五周年閱兵式。受閱部隊身著新式軍服列隊通過天安門廣場,。見到了久違的大檐帽,、肩章、毛料服等,,全軍都振奮了,!但直到1985年5月1日,全軍才裝備了新式服裝,,結束了長達20年的65式軍服的歷史,。


1984年國慶閱兵式,穿新式軍服的儀仗兵,。

1984年國慶閱兵式,,穿新式軍官夏常服的步兵方隊領隊。

1984年國慶閱兵式,,著新式軍服的步兵方隊,。

國慶三十五周年閱兵上穿85式軍服的女兵方隊。

85式服裝主要特點是取消紅領章,、紅五角星帽徽,,恢復以“八一”軍徽為主體的圓形帽徽,干部,、戰(zhàn)士戴大檐帽,,佩帶綴釘有軍種符號的肩章和領章,增加制式襯衣,,團以上干部發(fā)毛料服裝,,服裝號型由正負號改為每個號三個型。在當時改善軍容,、提高適體率,、增加軍服調節(jié)功能起到了積極作用。特別是在制式單一的65式軍服穿了20年之后,,85式軍服的裝備,,真有久旱逢甘霖的感覺,,極大地振奮了士氣。

1999年建國五十年大慶閱兵——87式軍服

1999年建國五十周年大慶,,天安門廣場舉行盛大閱兵式,。受閱部隊穿著87式軍服和部分新服裝品種。87式軍服是在85式軍服基礎上完善改進的,,1987年8月正式定型并投產,,稱“87系列服裝”。1988年10月1日,,全軍實行新的軍銜制,,同時裝備87式軍服。此后,,從90年代初開始對87式服裝陸續(xù)作了補充完善,。

87式服裝的主要特點:一是軍服系列較完善。建立軍禮服,、軍常服、作訓服和工作服系列,,適應軍人執(zhí)行不同任務的要求,。二是改進了常服樣式。夏常服由立領改成了翻領,,封閉數十年的領口終于打開了,,展現出一種全新的開放意識。三是軍服號型設置科學新穎,。根據服裝用途和著裝場合,,軍服號型分為5號5型和5號3型兩個系列。三是軍服質量有提高,。軍官夏常服,、冬常服和士官、學員夏常服,,均為毛料織物,。四是軍銜肩章標志清楚,分級明顯,,軍種符號具有象征性,。

到1999年,87式軍服已經裝備了十幾年,。這期間,,已經著手研制新一代軍服,并且1997年駐港部隊開始裝備97式軍服,。在國慶五十周年閱兵式上,,也展示了部分新式軍服品種,,有些已不屬于87式軍服系列了,如海軍軍官全白色夏常服,、全白色水兵服,、海軍陸戰(zhàn)隊迷彩服、新式飛行服,、空降兵迷彩服等等,。

1999年國慶閱兵,穿新式禮賓服的三軍儀仗隊,。

1999年國慶閱兵,,穿87式夏常服的軍事學院方隊。

建國五十周年閱兵式,,穿全白海軍軍官夏常服和水兵服的海軍方隊,。

1999年國慶閱兵式上的海軍陸戰(zhàn)隊方隊。

建國五十周年閱兵式,,穿87式夏常服的空軍方隊,。

建國五十周年閱兵式,穿87式夏常服的女兵方隊,。

2009年建國六十年大慶閱兵——07式軍服

2009年10月1日,,天安門廣場舉行國慶六十周年閱兵式。受閱部隊穿著“07”式軍服接受檢閱,?!?7”式軍服是2007年建軍80周年時,全軍裝備的新一代服裝,。

07式軍服分為禮服系列,、常服系列、作訓服系列和標志服飾,。最大的變化在于陸軍常服顏色的改變,由棕綠色變?yōu)樗芍G,,三軍顏色更加協(xié)調。軍官著禮服,儀仗隊,、軍樂團著禮賓服,,文工團著演出服時,佩帶綬帶,,男裝綬帶佩掛于左肩,,女裝綬帶佩掛于右肩。

07式軍服標志服飾一改87式軍服服飾品種少,服飾與服裝的整體搭配不夠協(xié)調,,前胸較空,,服飾表現力、表達力不強等不足。軍官增加姓名牌,、級別資歷章,、綬帶,官兵增加胸標、臂章,。士兵與學員佩帶國防服役章,短袖夏常服上衣領尖,、胸部分別增加領花和胸標,從而增強了識別功能,,更加美觀,。

07式作訓服按照顏色樣式分為林地迷彩作訓服、叢林迷彩作訓服,、荒漠迷彩作訓服,、海洋迷彩作訓服、城市迷彩作訓服,另外包括迷彩作訓大衣,、雨衣,、作訓鞋、作訓靴等,。

2009年國慶閱兵,,穿07式禮賓服的儀仗隊。

2009年國慶閱兵,,穿07式數碼迷彩作訓服的步兵方隊,。

2009年國慶閱兵,海軍艦艇學院方隊,。

2009年國慶閱兵,水兵方隊,。

建國六十年閱兵式,,穿新式飛行服的空軍飛行員方隊。

建國六十年閱兵式上的女兵方隊,。

女兵方隊的服裝是專為閱兵設計制作的,,與正常配發(fā)的不同。正常配發(fā)的裙服是短袖夏常服+裙子,,春秋常服是不配裙子的,。

(作者系軍史專家)

作者:徐平

(責任編輯:李皓 CN002)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