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標題:前11月本市PM2.5累計濃度每立方米58微克
12月7日,,北京市環(huán)保局通報,,2017年前11個月,全市的PM2.5累計濃度為每立方米58微克,,同比下降13.4%,,比2013年同期下降35.6%。
北京市環(huán)保局介紹,,2017年11月,,全市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每立方米46微克。今年前11個月,,全市PM2.5累計濃度為每立方米58微克,,同比下降13.4%,,較2013年同期下降35.6%。各區(qū)前11個月PM2.5累計濃度每立方米在50微克至69微克之間,,其中懷柔,、延慶、密云,、昌平,、門頭溝、海淀,、房山,、順義、朝陽,、平谷10個區(qū)PM2.5累計濃度每立方米低于60微克,。
年初1月、2月氣象條件不利,,PM2.5平均濃度同比反彈70%,,但從3月起一直到11月,有8個月的月均濃度達到歷史同期最低(9月份為歷史同期次低),;且從4月份以來,,PM2.5的月均濃度均低于每立方米60微克。環(huán)保部門表示,,空氣質量的持續(xù)改善,,既是“人努力”,也是“天幫忙”,。
除氣象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污染物擴散和清除外,,本市長期實施的減排措施,以及區(qū)域協(xié)同治理,,秋冬季攻堅行動,,相關行業(yè)、領域及廣大市民積極參與,、主動減排所發(fā)揮出來的效益明顯,。例如本市長期開展燃煤污染治理,隨著能源不斷清潔化以及區(qū)域共同減排,,成效進一步顯現(xiàn),,如11月的二氧化硫月均濃度僅每立方米5微克。秋冬季以來本市加大力度整治重型柴油車的效果初顯,,10月以來,,二氧化氮濃度同比大幅下降。針對10月以來的6次污染過程,,各部門“早預警,、早啟動,、早減排”,積極采取應對措施,,削峰降速發(fā)揮效益,。
2017年是“大氣十條”和“清潔空氣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全市上下持續(xù)加大力度進行大氣污染治理,,清潔空氣行動計劃,、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攻堅方案整體進展順利,重點治理減排措施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