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了電源,、氣源,,對于散煤治理涉及的多數(shù)村民來說,物美價廉才是最好的,。換了取暖方式,,花費是變多了還是變少了,?這筆賬,天津市武清區(qū)崔黃口鎮(zhèn)西曹莊村的劉大媽比環(huán)保局算得還要明白,。按照峰谷電價政策,,劉大媽家里每年11月1日到3月31日早上6點至晚上9點每度電0.49元,晚上9點到第二天早上6點每度電3毛錢,,一萬度以內(nèi)的用電量,,可以享受到60%的財政補貼,這樣算下來,,一個采暖季用電的費用大約是1800元,。
“總體來說跟燒煤差不多,還能恒溫,,家里始終20多度,,省了運煤的麻煩家里還干凈?!眲⒋髬屨f,,對于煤改電的農(nóng)戶,武清區(qū)還有液化石油氣補貼,,一瓶補50元,,一家最多補貼8瓶氣,“原來冬天省煤氣,,直接用煤爐子做飯,,改了電還擔心要多花煤氣罐錢,現(xiàn)在有補貼,,基本也不多花錢,。”
本版文并圖/本報記者董鑫邢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