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問:我們年年學雷鋒,,雷鋒當初學的誰?答案就是身邊人,。
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yè)奉獻,、孝老愛親……中央文明辦主辦的“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開展10年間,定格了成千上萬普通人善行閃光的瞬間,。11681人榮登“中國好人榜”,,11681個感人故事,刻畫著當代中國的道德年輪,。
人們身上都有善念的種子,不經意間的善行閃光,,都值得被標記呵護,,成為映照我們心靈的“光源”。面對癱瘓的婆婆,、多病的公公,、因見義勇為而落下殘疾的丈夫,妻子馮恩珍用愛和責任撐起病殘之家的一片天,;火車站值班員徐前凱奮不顧身將橫穿鐵軌的老人推開,,自己的右腿卻被火車軋斷;拾荒老人陳光偉拾荒購書,、免費捐獻,,30多年“撿”出一座免費圖書館……這些凡人善舉,或許并不驚天動地,,但在他人需要時伸出援手的精神,,卻釋放出非比尋常的力量,激蕩起我們的精神共鳴,。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有人曾問:我們年年學雷鋒,雷鋒當初學的誰,?答案就是身邊人,。在湖南望城縣委當公務員時,看到縣委副書記張光玉艱苦節(jié)約,、不浪費一絲廢鐵,,才有了雷鋒在汽車連放置“節(jié)約箱”的后話;入伍當晚生病發(fā)燒,,營長連夜從衛(wèi)生隊叫來醫(yī)生為他診治,,還脫下自己的棉大衣給他并送來一床新被子,后來就有了雷鋒幫助戰(zhàn)友喬安山的故事,。正所謂“與善人游,,如行霧中;雖不濡濕,,潛自有潤”,,善行出發(fā)的原點,往往是身邊可觸可見的“道德光源”,,點燃起持續(xù)不斷,、引人向善的精神火炬。
“一朵鮮花打扮不出美麗的春天,。”讓更多人向上向善,,離不開對好人氛圍的營造,。習近平總書記在親切會見年逾九十的全國道德模范龔全珍時,飽含深情地介紹老人的先進事跡并致以崇高敬意,;在去年會見全國道德模范代表時,,看到黃旭華和黃大發(fā)兩位道德模范年事已高,,站在代表們中間,,自然親切地讓他們“到我邊上坐下”??倳浻眯袆訛槿鐣鞒隽岁P愛道德模范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