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xiāng)陜西,,就位于古絲綢之路的起點。站在這里,,回首歷史,,我仿佛聽到了山間回蕩的聲聲駝鈴,,看到了大漠飄飛的裊裊孤煙?!?年前的9月7日,,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
習近平主席的動情之語,,讓綿亙萬里,、延續(xù)千年的古絲綢之路重現世界視野。
此后不到一個月,,在椰樹婆娑的東南亞,,
習近平主席又提出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透過歷史的望遠鏡,,才能更深刻地看清過去,,把握當下,,面向未來。
絲路興,,天下通,。
從2000多年前的張騫“鑿空之旅”,到600多年前的鄭和七下西洋,,古絲綢之路見證了“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絕于途”“舶交海中,不知其數”的輝煌,。
從漢語“絲”字向英文“Silk”一詞的演化,,到“在歐洲人心目中創(chuàng)造了亞洲”的《馬可·波羅游記》;從敦煌莫高窟中融合印度,、西域和中原文化的飛天形象,,到爪哇海域發(fā)現滿載中國瓷器的阿拉伯沉船“黑石號”……歷史,以獨特的密碼記錄下東西方在古絲綢之路相遇相知,、共同發(fā)展的動人歷程,。
“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穿透歷史煙云,洞察世界大勢,,
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把準絲綢之路精神的內核,讓“逆全球化暗流涌動,,國際形勢動蕩多變”的迷茫世界看到了新的光亮,。
2017年5月,習近平主席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從“兩個維度”道出初心:“這項倡議源于我對世界形勢的觀察和思考,。”
從歷史維度看——人類社會正處在一個大發(fā)展大變革大調整時代,。和平發(fā)展的大勢日益強勁,,變革創(chuàng)新的步伐持續(xù)向前。
從現實維度看——我們正處在一個挑戰(zhàn)頻發(fā)的世界,。世界經濟增長需要新動力,,發(fā)展需要更加普惠平衡,貧富差距鴻溝有待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