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上海游客穆女士與家人坐在白哈巴村圖瓦人的家訪點中,,小木屋地面與墻壁的原木古樸自然,,搭配墻上的掛毯與獸皮裝飾,,秀美中透著一份豪邁,,聽著圖瓦小伙兒演奏有“音樂活化石”之稱的——楚吾爾,,低沉綿長的曲調(diào)從一尺多長的蘆葦管上三個音孔中徐徐而出,,繚繞的音色中似乎看到圖瓦人如何走過漫漫歷史,最終定居在這世外桃源,。
走進“活著的畫卷”白哈巴村,,與圖瓦人共同感受靜謐生活;去散發(fā)著古老民族氣息的維吾爾民居,,體驗原生態(tài)的婚慶,;歡聚帕米爾高原,看“鷹的傳人”塔吉克人騎牦牛叼羊……民俗旅游作為新疆旅游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吸引了國內(nèi)外一批又一批的游客,,給游客帶來更豐富的體驗。
塔吉克人騎牦牛叼羊,。圖/趙登文
今年新疆各大旅行社爭相推出民俗旅游線路,,新疆風(fēng)情吐魯番庫爾勒庫車游、新疆喀什民俗游等十余條線路讓游客趨之若鶩,。在旅途中,,不僅可以觀賞文化傳承、民俗風(fēng)情,,還能參與體驗民族工藝制作,、傳統(tǒng)競技活動,在各具特色的民宿客棧中感受不同風(fēng)情,,吃住行娛一體融入特色民俗體驗,。
觀制奶酒、叼羊感受不一樣的風(fēng)土人情
現(xiàn)在的白哈巴村,,火紅的樺樹與金黃的楊樹色彩濃郁,,錯落的人字木屋,金色的草墩,,裊裊的炊煙,,騎馬趕著牛羊緩緩回家的圖瓦人神態(tài)悠閑,宛如童話世界,。導(dǎo)游陶先生今年已是第十次帶游客來到阿勒泰地區(qū)哈巴河縣鐵熱克提鄉(xiāng)白哈巴村,,這里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八個小鎮(zhèn)之一,生活著古老的圖瓦人,。
走進圖瓦人開設(shè)的家訪點,,木屋內(nèi)都鋪著地毯,大家席地圍桌而坐,,熱情的主人奉上奶茶,、油果、熱小麥等美食,。院落里可以看到,,圖瓦人往大鍋中倒入不斷攪拌發(fā)酵后的酸奶,下面用火煮,,上面用木桶接著蒸餾,,就釀出了“打腿不打頭”的自制奶酒。被譽為西北第一村的白哈巴村每年冬季長達7個月之久,,圖瓦人在漫漫冬季中不僅愛在暖和的木屋中喝奶酒,、演奏三弦琴和呼麥,還喜歡用馬拉著雪橇外出狩獵,,或舉行賽馬,、摔跤、滑雪橇等比賽,,冬季婚禮上的搶羊皮活動也異常熱鬧,。即便只是隨意漫步在每家的木柵欄前,也能感受到西北第一村的寧靜從容,。
圖瓦人小屋,。圖/張耀東
乘坐掛著鈴鐺的馬車走在馬路上,路兩邊各式鮮亮顏色的民房和墻壁像打翻了的調(diào)色盤,。伊寧市喀贊其民俗旅游區(qū),,是成都游客莫女士這次旅行最喜歡的地方,現(xiàn)在每天這里都有2000多名游客到訪,。
伊寧市喀贊其民俗旅游區(qū),,民俗風(fēng)情小院文藝范兒十足。圖/伊寧市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