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釋義人王立群:
“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這兩句話出自《尚書》。這兩句話的主要的意思,,按照我們現(xiàn)在的觀點來說就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這個律己跟待人,,這個一寬一嚴是修身中間,,非常難以做到的一件事情。
我舉一個歷史故事說一下,。這個故事出自《宋史·呂蒙正傳》,。
呂蒙正是一個高官,在宋代是一個非常有名的官員,,他做了什么官呢,?參知政事。宋代的參知政事是什么官呢,?副宰相啊,。第一天上朝的時候,就聽見有一個官員在那兒大聲地說,,這小子是參政,?呂蒙正聽得清清楚楚。結(jié)果呂蒙正聽見了權(quán)當沒聽見,,照樣若無其事地向前走,。然后他同行的人很氣憤,說這個人怎么能這樣說話呢,?就跟呂蒙正說,,問問他,叫什么名字,。呂蒙正說千萬別問,,你要問了,你就永遠忘不掉這個名字了。你要不問,,這件事到此結(jié)束了,。呂蒙正沒有問,他也不知道這個人是誰,,這件事就過去了,。
但是這件事傳得很廣,很多人都驚嘆呂蒙正這個人的心胸真寬廣啊,。所以這件小事被寫到《宋史·呂蒙正傳》中間去了,。這是寫呂蒙正寬以待人。
呂蒙正還是一個嚴以律己的人,,他做了參知政事以后,,是副宰相,權(quán)力很大,。當時有一個官員呢,,想取悅于他,怎么辦呢,?就拿了一個銅鏡,,給這個呂蒙正說,說這個銅鏡是個寶鏡,,這個鏡子可以看見二百里方圓的東西,,他說我想把這個東西送給您。呂蒙正說,,他說我這個臉啊,,比較寬,就是我這么大的臉頂多有盤子那么大,,我何必要一個能看見二百里地的鏡子呢,?我不需要這么大的鏡子,謝絕了,。
兩件事,,一件事是寬以待人,一件事,,嚴以律己,。這兩件事在呂蒙正的一生中間都是很不起眼的事,但是都被寫入到《宋史·呂蒙正傳》,??梢姡@個“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在修身來說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標準,。一個人如果能做到這兩條,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這應當說是修身的很高的一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