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4月底,,31歲的共產(chǎn)黨員,、技術(shù)員吳昭璞帶領一個水準測量小組來到新疆南湖戈壁,當?shù)貧鉁爻^40攝氏度,。一天早晨,,裝滿清水的水桶漏了,離這里最近的水源地在200公里外,。吳昭璞把僅有的水囊遞到一位年輕隊員手中,,讓隊伍撤離找水,,自己留下看守儀器資料,。3天后,隊員們找到吳昭璞時,,看到他一米七的身子干縮到不足四尺,,帳篷里所有牙膏都被吃光了,描圖用的墨水被喝干了,!但資料卻整理得整整齊齊,,他的衣服嚴嚴實實蓋在測繪儀器上。
在國測一大隊隊史室的墻壁上,,有一份名單,。這是從1954年到1989年,犧牲在野外崗位上的測繪隊員,,有46人,。他們的遺骨,大多永遠留在了荒野測區(qū),,連塊墓碑都沒法安置,。
他們薪火相傳,精神永續(xù)
在國測一大隊有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定,凡是苦活兒,、累活兒,、危險的活兒,共產(chǎn)黨員,、老隊員先上,,新隊員后上。在這里,,共產(chǎn)黨員的先進性和模范帶頭作用,,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他們用優(yōu)良的作風影響和帶動著這支隊伍的成長,。
正因為如此,,六十多年來,一批批新隊員來到國測一大隊,,踏上前輩們沒有走完的山山水水,。他們不僅繼承了老一輩測繪工作者的優(yōu)良品質(zhì),而且務實創(chuàng)新有沖勁兒,,不斷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青春為祖國的測繪事業(yè)奉獻著。
正如國測一大隊隊長李國鵬所說:“忠誠奉獻是這個隊伍的魂,,6000米永遠是氧氣不足的,,新疆的戈壁灘永遠是風沙大的,這是改變不了的,。所以說改變的是人的裝備,,不變的是人作業(yè)的精神和作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