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王瑟
夜色已深,但新疆和田地區(qū)洛浦縣多魯鄉(xiāng)奧依曼央塔克村精準扶貧“衛(wèi)星工廠”里,燈光依然通明,。廠長茹孜古麗·卡森木正帶領著三位工人,,在機器前忙碌著。
“這批棉睡衣任務很緊張,,交工時間只有半個月,,我們不加班加點干不完啊,。”這位三個孩子的母親笑著說,。
自2017年10月15日來工廠上班,,她就從過去的農民變成了一名產業(yè)工人。說起自己身份的轉變,,她說:“當初村委會開會通知村里要建一個衛(wèi)星工廠時,,許多人都不相信。因為我從小跟著母親學縫紉,,有一點技術,,所以就報名參加了。培訓進了工廠后,,半個月我就被提升為組長,,3個月后就當了廠長?!?/p>
如今的茹孜古麗·卡森木不僅每月能掙到近2000元的工資,,家里也有了巨大的改變:電視、摩托車,、新房都有了,,孩子也都在學校上學。
“我現(xiàn)在生活很好,,沒有困難,。別人都很羨慕我呢?!比阕喂披悺たㄉ掘湴恋卣f道,。
在一旁忙著工作的古麗胡瑪爾·艾合買提尼亞孜接過話茬說:“過去想打工出不去。家里有老人和孩子,,每天要下地干活,,還要照顧老人孩子,做飯干家務,,看到別人外出當工人掙了錢,,做夢都想有一張屬于自己的工資卡。現(xiàn)在工廠辦到了家門口,,又能上班掙錢,,還能照顧老人孩子和地里的農活,這樣我在這里安心工作能賺更多錢,?!?/p>
自從到洛浦縣恰爾巴格鄉(xiāng)巴什庫木艾日克村的和田好巴郎服裝有限公司上班后,該村村民布威阿依夏姆·伊敏尼亞孜也從農民變身為產業(yè)工人,。
“我們主要加工一些總廠分配下來的半成品,,工資按計件算,,我一個月最少能拿1200元。廠子離家只有幾百米路,,照顧家人很方便,。”布威阿依夏姆·伊敏尼亞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