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漳州110”創(chuàng)立于1990年,在百姓中有“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漳州110”的美譽,。20多年來,“漳州110”始終堅守為民初心、堅持與時俱進,勇于擔當、無私奉獻,切實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贏得了黨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眾的高度信賴,。在第33個全國“110宣傳日”到來之際,本報推出評論員文章,再次聚焦“漳州110”,既是解剖,也是弘揚,更是致敬!
□法制日報評論員
作為公安系統(tǒng)的一面旗幟,“漳州110”歷經了20多年的發(fā)展,有很多改變:從最初的盜竊報警110功能到110服務功能,“漳州110”不斷豐富和拓展自身價值追求和精神內涵,推動勤務機制轉型升級。應該說,這種“變”是為了“不變”,“漳州110”所有與時俱進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都是為了踐行服務人民的不變初衷,。
“漳州110”精神體現了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zhí)法公正,、紀律嚴明的總要求,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其核心內涵是以人民為中心,、做人民的保護神。在“漳州110”精神的引領下,各地公安機關堅持在實踐中探索,、在發(fā)展中完善,、在改革中創(chuàng)新,全國110接處警工作呈現出蓬勃發(fā)展的良好態(tài)勢。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huán)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政法機關擔負著維護社會大局穩(wěn)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yè)的重要職責,如何適應新形勢,、滿足人民新需求是政法機關必須面對和回答的時代之問。就此來說,如何更好地學習和發(fā)展新時代“漳州110”精神,對于如何做好政法工作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金杯銀杯不如百姓的口碑,“漳州110”始終秉承“人民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人民的滿意就是我們最大心愿”的理念,以實際行動兌現了“人民公安為人民”的莊嚴承諾:主動預警、精細布警,、多維接警,、動中處警,讓群眾感受到安全就在身邊。智能化指揮,、精準化服務,、標準化執(zhí)法、專業(yè)化建設使得為民服務能力不斷增強,。正因為如此,“漳州110”被百姓譽為“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漳州110”,。學習和發(fā)展新時代“漳州110”精神,要把黨的群眾路線作為政法工作的生命線,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完善為民便民政策措施,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切的公共安全,、權益保障,、公平正義問題,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加持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