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21日電 題:向更深更遠的太空邁進
新華社記者李國利解放軍報記者鄒維榮,、王通化,、韓阜業(yè)
2018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迎來20歲生日。在這個光榮的時刻,,中共中央宣傳部授予他們“時代楷?!睒s譽稱號,。
浩瀚宇宙,,燦爛星河,這支英雄的航天員隊伍見證了中華民族一次次飛天的壯美航跡,。
太空授課,、天宮遨游星漢、航天員中期駐留……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航天事業(yè)在習主席領導推動下,,成就非凡。
前不久,,我們探訪北京航天城,、甘肅酒泉、四川大涼山等地的航天人,,聽他們講述記憶深處的那些難忘場景,感受我國由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穩(wěn)步邁進的鏗鏘足音,。
“追求卓越,,扎根大漠,報效祖國和人民”
“那是我一生中最難忘的時刻,?!睍r隔多年,,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科技干部安金霞回憶起習主席接見時的情景,激動地說,,“習主席的殷切囑托給了我們無窮的力量,。”
2013年2月2日,,習主席冒著嚴寒來到我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祥地——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在中心史館,習主席同圍攏來的科技人員親切交談,。
當談到是什么能夠讓大家在這里一干就是十幾年幾十年,,中心領導點名讓安金霞來回答。是時,,她已經(jīng)在大漠深處工作了13年,,并深深地愛上了這里的工作,為此放棄了獲得清華大學博士學位后留在北京的機會,。
安金霞從成就感等方面談了自己的體會,,“我說的不僅是我發(fā)自內心的感受,也是中心廣大科技干部的共同心聲”,。
聽完回答,,習主席露出滿意的微笑,勉勵大家發(fā)揚“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和“東風精神”,,以民族復興為己任,追求卓越,,扎根大漠,,報效祖國和人民。
轉眼已是6年有余,,安金霞和同事們把這句話牢記心間,,全身心投入到科研試驗和任務之中,在利用大數(shù)據(jù),、云計算等技術提升航天發(fā)射飛行分析評估等方面取得了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