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習近平兩會約定
【編者按】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習近平曾不止一次引用這首詩來表達對人民的深厚感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時刻將人民冷暖記掛在心頭,,是他情到深處,、自然而然的一種思想流露。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從讓梁家河的“鄉(xiāng)親們飽餐一頓肉”到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幾十年時光荏苒,,習近平的民生情,、群眾情、公仆情始終真實而親切,。他為改善人民生活夙興夜寐,,為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盡心竭力。他同時也為中國人民迸發(fā)出來的創(chuàng)造偉力喝彩,,為新時代的追夢人自豪點贊,。
適逢春天里人民的盛會即將召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wǎng)特別推出系列時政產(chǎn)品《一枝一葉總關情》,,與網(wǎng)友一同感受習近平對人民如春日般溫暖的領袖情懷,。
律回春暉漸,萬象始更新。伴著融融暖意,,春天的盛會如期而至,。
每年全國兩會,,習近平都會走到代表委員中間,傾心交流,、共商國是,,凝聚共識、擘畫未來,,一句句飽含寄望與關切的話語令人難忘,一幕幕親切互動的場景讓人動容,。
許多代表向習近平發(fā)出“到我們家鄉(xiāng)看一看”的邀請,。習近平表示:有機會一定去!
約定中,,飽含牽掛與深情,。
相約不忘初心
“我69年1月去的,75年10月份離開陜西,,這一段時間就成為我人生的一個轉折,,可以說陜西是根,延安是魂,。很多事都歷歷在目,,現(xiàn)在有很多思維行動都和那時候有關聯(lián),賀敬之那個詩呢‘幾回回夢里回延安’,,(就是)這樣的感情,。”
2008年3月9日上午,,習近平來到人民大會堂陜西廳,,與出席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陜西代表團一起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和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
一段難忘的回憶,,讓習近平與陜北老鄉(xiāng)們在春日里達成了一個溫暖的約定,。
“我期盼著在一個合適的時候能去陜西,再去看看延安,?!?/p>
時光如白駒過隙,卻總能在特殊的年份鐫刻永恒,。
2015年春節(jié)前夕,,習近平來到陜西考察調研,第一站便來到延安市延川縣梁家河村,。
2015年2月13日中午,,梁家河這個陜北大山里的小村莊沸騰了。習近平到陜西考察調研,,第一站便來到這里,。
雖然每個人臉上都留下了歲月的痕跡,,但習近平一眼便認出當年在一起共同勞動、生活的鄉(xiāng)親們,,親切地叫著他們的名字,,問候他們的家人。
在鄉(xiāng)親們的簇擁下,,習近平很是感慨:“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從那時起就下定決心,今后有條件有機會,,要做一些為百姓辦好事的工作”……
不論身為大隊黨支部書記,、基層縣委書記,還是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始終初心不變,。
夙興夜寐的身影,遍布大江南北的足跡,,正是以百姓之心為心的真實寫照,。
相約責任與擔當
每年的全國兩會,脫貧攻堅都是習近平最關注的事,,困難群眾是他最牽掛的人,。
他曾深情流露“現(xiàn)在生活越來越好了,心里更惦念貧困地區(qū)的人民群眾”,,也曾提出殷切期盼“決不能讓老區(qū)群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掉隊”,,更曾多次對地方脫貧攻堅工作諄諄指導,要堅持精準扶貧,,不能“手榴彈炸跳蚤”,,“一件接著一件辦,不要貪多嚼不爛,,不要‘狗熊掰棒子’,,眼大肚子小”……
2017年全國兩會,習近平在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時說:“全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我絕大多數(shù)去過了,,還沒有走到的呂梁和涼山會盡快去?!?/p>
三個月后,,習近平到山西考察工作,專程前往呂梁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調研,。
2017年6月21日下午,,習近平到山西省忻州市岢嵐縣趙家洼村特困戶王三女家中看望。
在深度貧困的趙家洼村,,習近平一連走訪了3戶農(nóng)家,,細致詢問易地扶貧搬遷辦法,,登上村里唯一的水井井臺仔細察看水位,蹲在農(nóng)田邊察看農(nóng)作物長勢,。
2018年2月,,習近平又“如約”來到四川大涼山腹地,察民情,、看民生,,為這片土地上的百姓謀劃脫貧之策。
“到2020年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需要在今后三年中實現(xiàn)3000多萬人脫貧,,這些貧困人口大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堅中之堅,任務十分艱巨,,到了最吃勁,、最緊要的關頭?!?018年全國兩會,,習近平如是說。
如期脫貧,,一諾千金,。
“下一番‘繡花’的功夫”;
“對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要采取超常規(guī)措施”;
“把扶貧開發(fā)工作抓緊抓緊再抓緊,、做實做實再做實”
……
把使命責任扛在肩頭,,把人民冷暖放在心上,脫貧攻堅積蓄起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
相約共繪美麗中國
2017年4月,,習近平到廣西考察,這源于7年前的一個“美麗約定”,。
“我對廣西是心向往之,。”2010年3月10日,,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廣西廳參加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廣西代表團全體會議,。發(fā)言中,他回憶起少年時期在廣西漓江游歷的難忘經(jīng)歷,,并和代表們約定:“爭取找一個適當?shù)臅r間到廣西去,,多走一走,,多看一看!”
2015年全國兩會,,習近平再次來到廣西代表團,,他叮囑廣西的同志一定要保護好桂林山水,保護好廣西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這是2018年10月26日無人機在廣西北海金海灣紅樹林生態(tài)保護區(qū)拍攝的紅樹林,。
除了廣西,祖國各地的秀美風光都給習近平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薄叭照障銧t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薄安蛔R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薄?015年全國兩會,,習近平在參加江西代表團審議時,一口氣說出多首古詩名句,,并稱贊這些千古絕唱都是對江西自然美景的真實寫照,。
2016年2月,習近平考察江西時語重心長地說:“江西生態(tài)秀美,、名勝甚多,,綠色生態(tài)是最大財富、最大優(yōu)勢,、最大品牌,,一定要保護好,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條經(jīng)濟發(fā)展和生態(tài)文明水平提高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p>
2014年全國兩會,習近平詢問貴州石漠化治理情況,;2015年全國兩會,,他關心上海的“藍天指數(shù)”;2016年全國兩會,他詢問青海推進中國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情況……
“要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tài)環(huán)境,?!薄斑€給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薄盀槔习傩樟糇▲B語花香田園風光?!绷暯綄ι鷳B(tài)保護的關注始終如一,,一個個“美麗約定”在祖國各地落地生根;一幅幅綠水青山的美好圖景,,在新時代的神州大地徐徐鋪展開來,。
相約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民族地區(qū)的發(fā)展始終牽動著習近平的心。
一首《烏蘇里船歌》,,讓只有5000多人的赫哲族家喻戶曉,。
“小時候,村里還有很多泥草房,,只要外面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在國家興邊富民等政策幫扶下,,我們都住上了磚瓦房?!薄昂照茏迦罕娚罹拖駷跆K里船歌中唱的一樣走上了幸福路,。”2016年全國兩會,,黑龍江代表團“80后”赫哲族代表劉蕾在發(fā)言時動情地說,。
習近平親切回應:“這首歌早就耳熟能詳,還會哼唱,。歌中描繪的就是中華民族大家庭和睦團結的美好景象,。”
劉蕾邀請總書記去自己的家鄉(xiāng)看看,。習近平承諾“一定去看看”,。
2016年5月,全國兩會結束不到三個月,,習近平如約來到黑龍江,,來到同江市八岔村,來到赫哲族老鄉(xiāng)的家,。
參觀民俗展,,觀看伊瑪堪,慰問“老先進”……習近平邊走邊看。
2016年5月24日下午,,習近平在同江市八岔赫哲族鄉(xiāng)八岔村冒雨與村民們交談,。
離開村子時,淳樸的赫哲族村民冒雨歡送總書記,。在場有150多位村民,,習近平同他們挨個握手,袖子濕了,,褲腳也濕了,。幾位歲數(shù)大的村民落下了眼淚。
“我心里惦記著每一個少數(shù)民族,。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團結一致,共同發(fā)展進步,?!绷暯秸f。
從塞北草原到西南邊疆,,從天山腳下到黃河金岸,,從黑龍江畔到青藏高原,處處留下了習近平關心民族地區(qū)發(fā)展的足跡,。
不忘初心,,奮勇拼搏,不負重托,、砥礪前行,。踏著奮進的節(jié)奏,中國闊步走在新時代的春天,。
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是習近平與全國人民的約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wǎng))
文字,、圖片資料來源: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