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微笑入場,,與委員們熱情握手,。會議現(xiàn)場暖意融融,,田沁鑫、鄧純東,、陳力,、王學典、王春法,、李大進,、馮遠征、李前光等8位委員分別作了發(fā)言,。
習近平回應他們:“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就屬于培根鑄魂的工作,。”
一語道破了文藝創(chuàng)作和社科研究的本質(zhì),。
2019年是個特殊年份,,中華人民共和國迎來70華誕,脫貧攻堅進入即將收官的關鍵之年,,國家發(fā)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中華民族迎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但同時我們面臨的風險和挑戰(zhàn)也在增加: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深水區(qū),,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的發(fā)展環(huán)境日趨復雜……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怎樣把全國上下的精氣神兒凝聚起來,,在整個社會形成“心往一處想,、智往一處謀、勁往一處使”的強大合力,,文藝和社科工作發(fā)揮著成風化人,、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
習近平此行的目的情真意切:“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識是奮進的動力,。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匯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需要廣泛凝聚共識,、不斷增進團結?!?/p>
習近平叮囑大家,,要“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要“更好用中國理論解讀中國實踐,為黨和人民繼續(xù)前進提供強大精神激勵”,。
來自文藝界別的呂逸濤委員回憶起當天的情形,,依舊心潮澎湃:“我們要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立足現(xiàn)實,、扎根人民,,講述當代中國人的追夢故事,講述這個偉大時代發(fā)生的歷史巨變,?!?/p>
“把工作做到廣大臺灣同胞的心里”
臺灣與大陸,一衣帶水,。一灣海峽,,隔不斷血濃于水的親情。
福建地處祖國東南方,,與臺灣僅一水之隔,,在兩岸關系發(fā)展進程中一直肩負著特殊的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