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將講好“一帶一路”故事引向深入
幾年來,,“一帶一路”常講常新,,不斷有新故事、新思路,、新進展,、新討論。關于“一帶一路”的國際傳播,,也出現了兩個新特點:一是關注,、討論“一帶一路”的人群日益廣泛,從相對集中在精英人士日益擴展到社會各領域,、各階層,,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日益擴展到幾乎世界所有國家;二是海內外受眾關注的問題,、討論的話題日益深入,,更多具有互動性質和深入探討性質,要求新時代的國際傳播不斷在實踐中去研究,、總結,,并進而回答、闡釋,。
從收獲早期成果到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
簡單的“講故事”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海內外受眾的需求,,更無法有力地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向縱深發(fā)展。在講故事的基礎上,,我們需要進一步講好中國方案,。
“一帶一路”建設收獲了豐碩的早期成果,這樣的判斷不僅站得住腳,,而且事實早已經超越了這樣的判斷,。
但是,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人們關注的議題也在不斷深入,。人們不僅在討論基礎設施的建設、沿線經濟項目的開發(fā),、延伸的產業(yè)技術合作,,而且進一步在聚焦“一帶一路”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的對接,進一步關注開放、綠色,、創(chuàng)新,、包容、合作的共建,。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們也需要不斷回應國際社會關于“一帶一路”建設的項目透明問題、環(huán)境保護問題,、合作開放問題,、金融支撐問題、營商環(huán)境問題,、風險管控問題,、安全保障問題、社會責任問題以及“債務陷阱”問題等不同方面的核心關切,。
當前,,特別需要對“一帶一路”建設幾年來的成果和經驗進行階段性的總結,對面臨的問題和解決方案進行深入的研究,,尤其需要突出在可持續(xù)發(fā)展領域的全球趨勢與中國選擇,,并提煉出帶有規(guī)律性的東西來。這樣的問題既涉及經濟領域,,包括對“債務陷阱”問題的系統闡釋與回應,,也涉及政治、安全,、社會,、環(huán)境、文化等各個領域,,包括更廣闊的國際合作空間和領域在哪里,、“一帶一路”建設如何能夠惠及沿線各國人民、運用什么樣的平臺和方式能夠吸引更加廣泛的國際合作,,等等,。
講清楚這一系列的問題,才可以讓國際社會相信,,“一帶一路”建設不是一城一池,、一時一刻的權宜之計,而是真正的“21世紀最大的故事”,,這樣那樣的“陷阱”論也會不攻自破,。講不清楚這一系列的問題,就難以進一步鞏固國際社會對于“一帶一路”倡議的信心,,“一帶一路”建設就難以在收獲早期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擁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未來,。
從推動全球發(fā)展到完善全球治理體系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引起越來越多國家熱烈響應,,其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除“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外,參與者來自亞,、歐,、非甚至美洲等幾乎全球所有地區(qū),,涉及地域日益廣泛,。參與者身份也日趨多元,代表性日益增強,,涵蓋政界,、智庫、國際組織,、企業(yè)界等不同的領域,。
組織規(guī)模如此宏大的國際合作,將地域,、領域,、見解等各不相同且如此眾多的參與者整合到一個宏大的倡議、一項偉大的建設之中,,的確并非易事,。毋庸諱言,“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也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涉及經濟,、政治、安全,、社會,、文化、環(huán)境等各個方面,,需要進行建設性的討論并加以解決,。
組織國際合作,討論并解決問題,,本身就是“全球治理”,。在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在整合來自全球的參與者的過程中,,需要坦誠溝通、共同努力,,更需要共同的規(guī)則,、程序,,需要大家認可的方式、方法,。這些規(guī)則,、程序、方式,、方法將形成一系列涉及政治,、安全、經濟,、社會,、文化、環(huán)境等各個領域的國際秩序和國際制度,,這種秩序和制度的穩(wěn)定化,、模式化,就是我們常說的全球治理體系,。
為了解決政治與安全等綜合性,、全球性問題,戰(zhàn)后形成了運作至今的聯合國體系,。特別的,,在全球經濟領域,為了管理世界經濟和貿易秩序,,產生了世界貿易組織及其前身“關貿總協定”體系,;為了確保全球金融制度運作正常,產生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體系,;為了促進國際性的重建與開發(fā),,產生了世界銀行體系;等等,。
由于歷史原因,,戰(zhàn)后國際政治經濟秩序不免帶有濃厚的西方色彩。冷戰(zhàn)結束后,,這樣的處理和解決全球事務的制度,、體系、規(guī)則,、程序等所謂“國際機制”還一度出現了一波強勁的全球性擴張,。但是,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fā)以來,,這一整套的制度,、體系、規(guī)則,、程序等遭遇了普遍的質疑,,推動形成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呼聲日益高漲,,新興經濟體的群體性崛起為這樣的努力提供了強勁的動力?!白兏铩背蔀闀r代潮流,。
“一帶一路”倡議可謂“身逢其時”,其空前規(guī)模的新型國際合作為新型國際規(guī)則,、國際制度,、國際體系的探索提供了廣闊的實驗場。新型全球治理體系的探索完全可能在“一帶一路”建設的實踐中不斷取得新的進展和成果,。整合國際資源,,討論并解決問題的一系列方式、規(guī)則,、程序,、體系不斷成熟、穩(wěn)定,,就是一種新型全球治理模式的漸進形成。我們討論多年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今天正發(fā)端,、發(fā)展、成熟于各國人民友好合作的偉大實踐之中,,并必將結出變革的花蕾,。
從倡導新型國際合作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一帶一路”倡議跨越時空,展現出新型國際合作的無窮魅力和廣闊前景,。這一倡議也是對人類發(fā)展未來的美好憧憬,,處處閃爍著全新的理念和思想的光輝。關鍵在于,,我們如何提煉好,、展示好這樣的理念和思想。
僅以“五通工程”為例,,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既是“一帶一路”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也是新型國際合作所應予遵循的重大原則,,更體現著有別于傳統國際開發(fā)模式的全新國際制度和全球治理理念。今天,,共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贏,、共同發(fā)展等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成為時代潮流,。
當然,,“一帶一路”建設成功的意義遠遠不止于此。實踐也已證明,,“一帶一路”倡議為中國和世界提供了增進了解,、促進互信、加強合作的平臺,,有利于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也讓沿線國家和人民有了越來越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為實現世界的共同繁榮增添了不竭的動力,。經過幾年的發(fā)展,,“一帶一路”倡議逐漸被更多國家和人民所接受。
“一帶一路”倡議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具體實踐,,“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則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最終目標,。“一帶一路”倡議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中找到了偉大的“天下情懷”,,“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找到了現實路徑,。
講好“一帶一路”倡議和建設中所蘊含、所體現的核心理念,,講好“一帶一路”倡議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之間的這一內在邏輯,,是新時代國際傳播工作者光榮的歷史使命,也是思想理論界應予重點研究,、闡釋的十分重大的理論課題,。在這一領域,思想理論界和國際傳播界的確可以大有作為,,也應當不斷推出更杰出的思想理論成果,。
劉明 瞭望周刊社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