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為新時代追夢人打造精神高地—— 淺議10部門開展“傳承·2019清明祭英烈”宣傳教育活動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绷暯娇倳涚H鏘有力的話語,,激蕩著全國軍民“崇尚英雄、捍衛(wèi)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的強烈情感。
清明時節(jié),,天清地明,,萬象更新。退役軍人事務部,、教育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共青團中央等10部門聯(lián)合部署,,廣泛開展“傳承·2019清明祭英烈”宣傳教育活動,旨在以緬懷先烈,、傳承英烈精神為重點,,大力宣傳黨和國家、社會各界,、人民群眾對英烈精神的崇尚,、守望和傳承,激勵全社會特別是新一代追夢人以奮發(fā)有為的精神狀態(tài)闊步新時代,。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對英烈最深切的思念,,是對其精神的追隨和傳承,。這次活動的意義和作用正在于此。這里,,我們不妨沿著活動的脈絡去探尋它帶來的思想啟迪和實踐價值,。
在傳承中提升人民群眾的家國情懷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在我們黨的偉大征程中,,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等領導人的英烈情懷一脈相承,。他們倡導和參加緬懷先烈的活動,,為英烈題詞,撰寫詩歌,、文章,,留下了許多與英雄烈士及其親人的感人故事,為強化人民群眾的家國情懷樹立了榜樣和楷模,。
回首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等不同歷史時期,,人民領袖崇尚和關愛英烈的情景歷歷在目、感人至深,。
1943年,,在八路軍一個普通戰(zhàn)士張思德的追悼會上,毛澤東對其生死價值和意義做了最為深刻的闡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癁槿嗣竦睦娑?,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
1947年3月,當?shù)弥陜H18歲的女共產(chǎn)黨員劉胡蘭在敵人鍘刀下英勇就義時,,毛澤東揮筆寫下“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八個大字。1949年9月,,在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正面鐫刻著毛澤東“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金箔大字;背面碑心內(nèi)容為毛澤東起草,、周恩來書寫的150字小楷字體碑文,。
鄧小平在不同時期分別為方志敏、吳煥先,、左權將軍紀念碑,、冀魯豫烈士陵園等題詞、題字,、發(fā)表悼念講話,,稱贊英烈為民族解放事業(yè)而奮斗的獻身精神。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英烈褒揚工作,。在出席國家公祭儀式、紅軍長征勝利紀念日,、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等重要歷史節(jié)點的活動上,習近平總書記分別做出了關于英雄地位作用,、宣傳塑造英雄,、尊崇捍衛(wèi)英雄、傳承告慰英雄等方面的重要論述,要求在全社會樹立崇尚英雄,、緬懷先烈良好風尚,,對為國犧牲、為民犧牲的英雄烈士要永遠懷念他們,,給予他們極大地榮譽和敬仰,。
習總書記強調(diào),近代以來,一切為中華民族獨立和解放而犧牲的人們,一切為中華民族擺脫外來殖民統(tǒng)治和侵略而英勇斗爭的人們,一切為中華民族掌握自己命運,、開創(chuàng)國家發(fā)展新路的人們,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國家榮光。他高度稱贊“狼牙山五壯士”“白刃格斗英雄連”“劉老莊連”,、董存瑞,、邱少云、黃繼光等無數(shù)英雄群體和革命先烈,,用生命詮釋了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
人民領袖關愛英烈的家國情懷,激蕩起是全社會尊崇英烈的情感共鳴和自覺行動,。近些年來,,公祭烈士上升為國家行為,每年參加祭掃和瞻仰各界群眾達1.5億人次,,烈士紀念設施建設保護得到全面加強,,烈士褒揚法規(guī)體系逐步建立。越來越多的人們從中感悟和提升了自己的家國情懷,。正如有人所說,,當年英雄烈士以破碎的“家”,挽救了危亡的“國”,;如今復興的“國”,,理應福佑破碎的“家”。雖然和平已久,,但戰(zhàn)爭并未遠去,。人們進一步懂得,新時代我們之所以還要崇尚英雄,,是因為國家安全仍然需要英雄來捍衛(wèi),。沒有安全的“國”,就沒有幸福的“家”,。
在傳承中接力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
百年屈辱,,百年抗爭,百年復興,。
英烈精神主題活動,,所展現(xiàn)的是英烈驚天地、泣鬼神的故事,承載的是英雄背后民族的屈辱史,、抗爭史,、發(fā)展史、復興史,。英雄,,就是愛國為民、不計名利,,為挽救民族危亡,、助力國家振興做出超凡貢獻或超常壯舉的人。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黃繼光挺身堵槍眼,,就是在危難時刻的超常壯舉。錢學森,、鄧稼先等“兩彈一星”元勛,,林俊德、張超等新的掛像英模,,是為國家的繁榮富強做出的超凡貢獻,。他們都是英雄,和他們一樣的無數(shù)英雄烈士用血肉之軀和畢生精力鋪筑了民族復興之路,。
通過英烈精神傳承,,新一代追夢人歷史來路更加明晰。自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后,,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西方列強野蠻入侵,封建統(tǒng)治腐朽無能,,國家戰(zhàn)亂頻仍,,人民饑寒交迫,中國人民遭受世所罕見的災難深重,、饑寒交迫,。為了實現(xiàn)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中國共產(chǎn)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推翻了壓在自己頭上的“三座大山”,。革命節(jié)節(jié)勝利,,英烈血染江山。在28年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斗爭生涯中,,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200萬人,。他們的出發(fā)點,,就是民族復興的起跑點;他們的隕落地,,便是民族復興的里程碑,。明晰了英烈從哪里來,我們也就清楚了自己該向何處去,。
通過英烈精神傳承,,新時代追夢人思想迷霧更加廓清。如今一些過著富足生活的人們特別是青少年,,欣賞并追逐好萊塢式的英雄,,而對本民族革命英雄則漠不關心,甚至心存猜疑,。欲滅其國必先去其史,,欲去其史必先辱其英雄。一個時期以來,,社會思潮沉渣泛起,,一些人打著還原真相的幌子,,通過“揭底”“爆料”等手段,,抹黑歷史、污蔑領袖,、詬病英烈,。掌握意識形態(tài)領域斗爭主動權,必須讓傳承英烈精神的輿論引導更加主動,、更加堅決,、更加強勢,形成謳歌英雄的強烈氛圍,。
通過英烈精神傳承,,新時代追夢人政治信念更加堅定??v觀在不同時期涌現(xiàn)出的燦若星辰的英雄烈士,,他們身上具有許多閃光優(yōu)良品質(zhì),但其中最核心的品質(zhì)就是,,無論艱難困苦,,無論火海刀山,始終內(nèi)心絕對忠誠,,信念絕對堅定,,以鮮血澆灌理想,用生命捍衛(wèi)信仰,。萬山有主峰,,航行靠燈塔,。新時代我們傳承英烈精神,接力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要始終與黨同心同德,,始終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定地做到“四個自信”和“兩個維護”,,在接力偉大夢想的征途中做到思想上同心,、目標上同向、行動上同步,。
在傳承中凝聚時代前行的磅礴力量
英雄烈士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怎樣才能轉(zhuǎn)化成實現(xiàn)中國夢的磅礴力量?這是我們必須回答的又一道時代課題,。
沿著英烈先賢用生命和鮮血開拓的道路,,在一代代中國人民的不懈奮斗中,我們迎來了民族復興的曙光,。
邁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藍圖無限美好,,但并非敲鑼打鼓就能實現(xiàn),。邁向“兩個百年”目標,前路不可能一帆風順,,藍圖不可能一蹴而就,,夢想不可能一氣呵成。今天的中國,,比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民族復興的目標,。在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越是接近目標困難就會越多,,挑戰(zhàn)也會越嚴峻,。應對重大挑戰(zhàn)、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需要的是過去革命戰(zhàn)爭時期那么一股勁,,那么一種革命熱情,那么一種拼命精神,。
為此,,英烈精神的傳承和弘揚就顯得彌足珍貴。英烈,,是浩然正氣的代言人,;英烈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瑰寶。英雄烈士的紅色基因仍是民族復興的強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要有“敢于勝利”的堅定信念,;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yè),、偉大夢想要有創(chuàng)造先機的卓越智慧;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要有“攻堅克難”的意志品質(zhì),。時代變了精神不能變,,條件變了初心不能改。英烈精神里所蘊涵的理想,、信念,、奮斗、奉獻,、團結,、進取等元素永遠充滿時代感。
總之,,我們銘記英烈功勛,,傳承英烈精神,,就是要用英烈精神凝聚黨心軍心民心,,培養(yǎng)公民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和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就是要用烈士精神傳播社會正能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發(fā)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