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你還在我身旁|戰(zhàn)友,,我們再相聚
從成都到沈陽,,全程2260公里、飛行時長2小時31分,,對于抗美援朝老兵楊德盛來說,,這是一段得來不易的旅程。
4月3日,,第六批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將抵達沈陽,,這批遺骸,有部分是在楊德盛作戰(zhàn)過的區(qū)域找到的,。老爺子聽說這個消息后,,一定要去一趟沈陽。不僅是迎接昔日的戰(zhàn)友,,更要看看他的老連長楊根思的墓,。60多年前,楊根思在長津湖戰(zhàn)役中壯烈犧牲,,他的遺骸至今都沒有回到故鄉(xiāng),。提起他的老連長,,已經(jīng)88歲的楊德勝依舊能夠記得當初他們的對話,。
抗美援朝老兵楊德盛:沒有子彈了,,他(指導員)說你去嘛,,你到五班去(拿槍),,我一看,,當時我的眼淚就掉下來了,傷心,,腦殼打得沒有了,。他(五班班長)蜷在那個地方,我去搬他,,搬不動了,,凍僵了。那個時候我心里,,我第一個看到心里難受,,他面向敵人,兩個腳這樣,,他就蜷在那個地方,。當時連長(楊根思)就過來了,小楊你在這干嘛呢,,他問我,。我說排長叫我過來,我說我們班里炮彈都打完了,。他(楊根思)說你還是靈活,,你還是勇敢,別給我丟臉啊,,別當孬種啊,。這是連長跟我說的,這是實實在在話,,我到現(xiàn)在都記得,。
楊德盛沒想到,,這是他見楊根思的最后一面,。后來在1950年12月25日出版的人民日報上,詳細記載了當時激烈的戰(zhàn)斗場景:當楊根思打出最后一顆子彈時,,四十多個敵人已經(jīng)爬近山頂,。在這個危機的時刻,楊根思握起一包十斤重的炸藥,,拉響了導火索,,向敵群沖去,與敵人同歸于盡,。
據(jù)楊德盛老人描述,,楊根思壯烈犧牲的時候,他只是遠遠地看到了火光,,打完仗后再回去找,,也不能確認楊根思的遺體和遺物,,尋找老連長楊根思的遺物成了這些年來,老爺子心中的牽掛,。
抗美援朝老兵楊德盛:這么多年我只要回老家江蘇,我都要去烈士館一趟,,他(楊根思)的烈士館,,當時(看到烈士館里的遺物)我真的哭了,我經(jīng)常打電話問,,(那場戰(zhàn)役里)還有沒有幸存者,,我只要回去就非去一趟不可,沒有斷過,。
老爺子88歲了,為了能夠適應長途飛行,,他提前半個月開始鍛煉身體,。在兒子的陪同下,楊德勝踏上了去沈陽的旅程,。4月4日上午,,第六批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安葬后,楊德盛來到楊根思的墓前祭拜,,久久不愿離去,。在楊德盛心中,楊根思的遺骸雖然沒有回到故鄉(xiāng),,但每一個烈士遺骸上,,都有他的影子。